平白异读的两个回复

http://post.baidu.com/f?kz=252057841

7 回复:说说福安话  
福安话分2种,一种是口语式的,称平话,一种是文字式的,称福安话,就是照汉字念的福安音,现在估计只有有文化的老人会念,过去有福安话广播,现在绝迹好多年了,可惜.  

8 回复:说说福安话  
值得一提的是,照汉字念的福安话跟老式的广州话几乎一样的语音,腔调不同而已  


我外婆以前好像有给群众念过报纸的,问下是怎么念法?
尊重是一种美德。
??? 第一次听说福安话还分两种,我们平时一般称“平话“,主要是和普通话对应。有个顺口溜“pho long ngo mi niong kung,pang wo 插进去”。拼音部分用福安话讲,汉字部分用普通话读。称为福安话的时候一般是为了和其他方言区分。因为临近的县市、市内不同腔调的地区等他们也称之为“平话“,但腔调不同,为了区别加上地名而以。

[ 本帖最後由 akinchen 於 2007-11-4 09:51 編輯 ]
估计评讲闽戏都是用这种文音化的福安话吧.广播我记得前两年还听我同学讲有,讲农业知识的,我没听到过.
尊重是一种美德。
听说老一辈教学还是用福安话教,后来推广普通话后,普通话才流行起来。我估计现在应该没多少中青年会用福安话读报纸了,很多概念你很常用,但却表达不出来。
ʔ  ħ  ç  β  θ  ʃ ʒ         |       ø  œ  ɔ  ɛ  ɪ ʊ     |     æ  ə  ɑ  ɯ|
阴平1边  阳平2便(~宜    阴上3丙 阴去5变 阳去6辨  阴入7鳖 阳入8别
我数学老师还是
尊重是一种美德。
你数学老师用福安话教你们的??
ʔ  ħ  ç  β  θ  ʃ ʒ         |       ø  œ  ɔ  ɛ  ɪ ʊ     |     æ  ə  ɑ  ɯ|
阴平1边  阳平2便(~宜    阴上3丙 阴去5变 阳去6辨  阴入7鳖 阳入8别
不完全,不过经常说。
在办公室老师说的就更多了。
尊重是一种美德。
福安的闽剧用什么腔调?福州腔吗?
Ĭng cĭng-lī, dáik cê̤ṳ-iù
因眞理,得自由

回復 #8 lumiere 的帖子

我家那边完全是福州话,我不知道市区是否也是。
ʔ  ħ  ç  β  θ  ʃ ʒ         |       ø  œ  ɔ  ɛ  ɪ ʊ     |     æ  ə  ɑ  ɯ|
阴平1边  阳平2便(~宜    阴上3丙 阴去5变 阳去6辨  阴入7鳖 阳入8别
原帖由 akinchen 於 2007-11-8 16:01 發表
我家那边完全是福州话,我不知道市区是否也是。
闽剧,戏曲剧种。又称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和闽北各县。明末清初,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一带,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后来,原用“正音”(官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讲(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唠唠班”(指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三者合一的班社。在福州还流行着一种“儒林戏”,起自明万历年间,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主要唱调。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一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如《紫玉钗》、《墦间祭》等。辛亥革命后,“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 、“唠唠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闽班”,即今之闽剧。

闽剧的唱腔曲调,有原属“儒林”、“平讲”的逗腔、飏歌、江湖、小调4类,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的虚腔,其中的〔宽板〕、〔急板〕,原有后台人声帮和(称为“驮声”),后来有的改为自行拖腔(称为〔自驮声〕),或用小唢呐吹奏帮腔部分,作为过门,还有〔滴水〕、〔滂水〕等调,是吸收吹腔、梆子腔演化而来。江湖调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梆子叠〕等调。飏歌据传来自青阳腔,有滚唱、滚白痕迹,过去曾称为“阳歌”,亦有后台人声帮和,现帮和部分已改用乐器伴奏。曲牌有〔撑船歌〕、〔经商〕、〔香罗带〕、〔赏花〕、〔纱窗外〕等。小调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俗曲俚歌,如〔螃蟹歌〕、〔迭断桥〕、〔牡丹亭〕等。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

闽剧现存传统剧目1300多种,较有影响的为:《钗头凤》、《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夫人城》以及现代戏《海上渔歌》等,《炼印》已摄制成影片。著名演员有郑奕奏、林芝芳、林赶山、林务夏、郭西珠、李铭玉等。
尊重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