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莆田估计是移民中转地,有无文献可印证?

我推测,广东潮汕人、海南人、雷州人乃至化州人、儋州人、临高人自认祖上来自福建莆田,与莆田可能在某个朝代做为移民中转地有关。

两宋时期,先是金国进占华北,后是蒙古侵略华南,导致汉人不断大批的逃避到福建广东等海疆,汉文化在宋代才真正的在南蛮之地开枝散叶,并终于“青出于蓝”。

南迁的路线一定是分时、多向的。北宋的京畿重地在河南,金国进占华北期间,难民主要是跑两条线:河南-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此期移民甚众,但继续进入福建、广东的不会太多。南宋期间,金国一再进逼宋境,移民才越来越多的迁移到福建广东。南宋的京畿重地在江浙,女真人、蒙古人进占华南期间,难民跑的线路肯定更多,主要有:东路(浙江-福建-广东),中路(安徽-江西-福建),西路(湖北-湖南-广东),此期移民同样甚众,继续进入福建、广东的相当多。以下主要讨论南宋以后的移民。

我以为,西路移民从湘赣之间进入粤北,聚居于南岭以南的南雄一带,安居日久,形成了共通语,后来因故需要继续南迁,一些深有威望的头人就组织民众从珠玑巷出发,进入珠三角平原,形成粤人的“珠玑巷”认同。由于人多势众,几乎取代了原先粤地土话(主要是经由湘江-灵渠-西江进入粤西以及珠三角的),并沿着西江水系,影响粤西桂东的沿江市镇。

中路的北方移民(客家先民)从江西进入福建,聚居于武夷山脉东麓的宁化一带,闽西南尚为化外之地,存有很多被唐宋时期被汉人赶到山野的畲族先民,已经接受汉文化,畲客相安,混居日久,逐渐形成共通语。后来人多地少,就有地方望族组织大批民众从石碧村迁移到外地,形成客家的共同记忆,宁化石碧成为“客家祖地”。当然还有相当多的则迁移到闽南,并入乡随俗,溶入闽南民系。

东路的移民主要是宋末护主的皇族近军,在南人心目中依旧地位尊荣,即使隐入八闽山野,还是意图保留乡音或者京都正音,并进而使闽语被文读音真正深入的影响,也因为北宋时期,闽人文教已经发达得直逼江浙,闽人早已推崇官话,文读音于是渗透到闽语的“声声句句”,但再顽固,到底还是必须入乡随俗,学习世居福建的闽人(早期汉人和土著掺杂)的闽地白话(古代吴越白话和闽越语混杂的早期闽语),于是北来流民学的夹杂官话的闽地白话开始通行,很快口语也文白并用的闽语真正定型了。(混杂情形与习惯夹杂普通话的现代闽语有些许相似~~~)最典型的是闽南语,除了溶入东路移民,还溶入中路的客家先民,文读比福州更加盛行、稳固。

以上只是背景说明,下面说明正题:

与其他路线的北来移民的某中认同相似,我觉得东路(浙江-福建-广东)移民也形成了认同:“莆田甘蔗村”。这些移民起初主要聚居在福州泉州一带,小安一阵,形势所逼,又继续迁往漳州潮州乃至海南,并且在整个宋元明时期一直延续。不过限于所学,我并未见到文献可资证实。
请教各位,在宋元明期间,可曾有官方或者名门望族在莆田组织类似移民局的机构?

[ 本帖最後由 游客 於 2007-11-29 22:56 編輯 ]
莆田在明初的确是官方法定的移民中转站,外省流民以及本省贫民都要在莆田集合领证才能前往因战而人烟稀少的漳州平原,潮汕平原乃至到雷州半岛,海南岛开荒殖民.粤琼闽语人口认同莆田,只因不在福建!其实漳州也有大半可以产生同样的莆田认同(虽然有很多漳州人祖上是入乡随俗的客家先民),只因在福建.我家族谱是从泉州开元寺黄氏分支,听说也是某个朝代从莆田迁来泉州,再分支到永春的,为何不可能产生莆田认同,只因仍在福建,今日对莆田人还很排斥,贬之"a-sau-kia~/ia~".

参考:http://bbs.gophor.cn/fujian/viewthread.php?tid=845

[ 本帖最後由 游客 於 2007-12-17 23:13 編輯 ]
好久没见游客叔叔了

回復 #3 菊在言 的帖子

被你最亲爱的牛叔叔封了
牛叔叔都不带我去玩的

回復 #5 菊在言 的帖子

他只喜欢民主自由环境下长大的,具有高于中国人的敏锐思维道德高尚的外国小孩,你这种在他看他被洗了脑的中国小孩,他连看都不想看
我的悲哀!全民默哀!社会举哀!
不是我的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