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该用户已被删除
|
1#
发表于 2008-1-30 22:57
同学很羡慕的说:福建,语言那么丰富的地方啊!
http://www.fjjo.com/club/printpage.cgi?forum=1&topic=11
我从前一个语文老师上大学的时候,她同学听说她是福建的,都很羡慕的说:语言那么丰富的地方啊!
福建真的是一个语言非常复杂非常丰富的地方,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闽方言分为邵将(邵武-将乐)、闽北(建瓯)、闽中(永安县)、闽东(福州-浙江闽语区)、莆仙区(莆田-仙游)、闽南、琼文(海南岛的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以琼山-文昌为代表)7个次方言,之间互不通行,可能是秦汉时代汉人南侵时与当地的闽越语言不同支系交互的结果。紫云洞山-西洋-青水-三明市-湖源-新阳-葛坑东-南埕-湖洋-枫亭一线以南为闽南次方言,广东省潮州汕头、汕尾、茂名的电白县、雷州半岛(不含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临高县-琼中县-保亭县-五指山县-乐东县-白沙县、台湾大部分汉区、浙江省苍南县也属于闽南次方言。
建瓯话保留的古汉语词汇比较的多,非常非常多,列举不完,象锅------鼎,筷子------箸,谷子我们叫粟收粟,收谷子,没有-----冇。构词方面,修饰性的词素加在后面,这跟北方区别很大,是古汉语的特点,象鸡公、鸡妈人客之类。叠词比较的少,而很多词在北方是叠起来说的。
有很多很古的念法,这是个非常大的话题,现在也没有研究很清楚。随便举个例子:
据钱大昕考证,古无舌上音。古无舌头、舌上之分,如“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其主要内容是说现代普通话中声母zh、ch、sh的字,上古时它们的声母大都是舌头音--相当于现在的d、t、n等。
在建瓯话中找几个例子我们念竹子是念dyujie,张念diong,转念duaen(不知道改怎么打这个音..很复杂的),住念diu,zh很多都是年d,就是和古汉语一样没有舌上音。
韩语受古汉语和南方话影响很大,和建瓯话也很象
在韩语中这种现象从形声字的声符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痕迹。例如用“者”字作声符的有“都、睹、堵、赌”等字;用“周”作声符的有“碉、凋、雕、鲷、、调”等字;用“失”作声符的有“跌、迭、瓞”等字;用“兆”作声符的有“桃、逃、窕”等字;用“寿”作声符的有“涛、祷、焘”等字。还有些字现在还有舌头、舌上两读,如“翟”有zhai和di两读。
曰语中很多词汇也和闽语很象,象'曰本'我们念nibbon,而韩语和曰语也是念nippon或者nibb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