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語吃飯專題 嘿嘿 帶討論閩北語表示「吃」意思的字

使IPA

吃早饭:  ì tiù     馌朝
吃午饭:    ì tū       馌昼
吃晚饭:  ì māng(māing)   馌冥

吃意味的 ì 在建瓯(芝城)建陽(潭城)唸 iè
以前有讨论过... 

有人怀疑(包挂我个人)闽北语的“i”(或的地方读“ie”)的本字为“食”

受闽北语“时(s)”声母弱读影响而产生的变音

she的文读为:sia...
如:舍得(sia dê),宿舍(sou sia)

社会 本应按文读作 sia hui.可是在闽北语中为ia hui
射 本应按文读作 sia,可是在闽北语中为ia

闽北语的“吃(i)”可能应本为“si”,而声母弱读成“i”的音,而本字为“食”,与其他闽语的这三种早中晚的讲法和用字相同。

后来想想 不知是古今历史语言问题还是其他 
闽北语表示“养”的用的是“饲”(sì)  按汉字的历史来说 两者语言同源 最早为“食” 人张口食一盛满之高脚器皿上食品之像 用于文言 食马 即喂马之意 (非吃马) 于是有造一字“饲” 以作其用之分 但语源(忽略文字)相同 为同一词

闽北语之 ì 真是“食”字? 那老一辈及研究成果怎么都是“馌”(送放到田里 沿用引申为吃)  应该是食字 与其他兄弟闽语一致

不知“馌”字从何而来?
这个s弱化脱落是别人告诉你的
但我也赞成此说法
所以那个可笑的越蛇同音论你抛弃了?
没 你这么希望我抛弃?
如果你接受了s脱落,那这个越蛇同音论也站不稳脚跟的,
跟這有甚關係?
蛇本应也是时母的,如果你无视于闽北话中大量s脱落这一普遍规律,而死死陷在蛇越同音论之中也太好笑了,如果只是孤例那还好说,可事实上是s脱落不是什么罕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