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贸易为何叫“赶虚”?

集市贸易为何叫“赶虚”?

 

  闽西山区乡间普遍实行定期的集市贸易,或五天一集,或七天一集,或十天二集,是为市期。每到市期那一天,市集上百货皆聚,应有尽有,人们三五成群地从附近村庄赶来,有的出卖自己多余的物产品,有的买进自家所需的东西,也有的趁便约亲友办些事,也有的只是去看看。人们称到市集上去为“赶虚”(或写“赶墟”)。

  这种市集为什么叫“虚”(有写为“墟”)?原来此乃古代福建土著民族原始交易的遗风。

  根据《太平寰字记》转引《舆地志》载,福建上古有些土著民族的交贸活动是这样的:“斫杉枋,聚于高峻之上,与人交市;以木易人刀斧。交关者前,置物枋下,却走避之。木客寻来取物,下枋与人,随物多少,甚信直而不欺。”因为这种交易活动是在“却走避之”,即不是人与人作面对面的交易,而是在没有人、四周空虚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称为“虚”。这种虚,在原始社会中相当多的民族采用过,福建山区早期的土著民族即百越族的某一支,也是这么做的。后来人们便把山区和农村的集市贸易通称为“虚”或

  “虚日”,把到集市贸易地点去的叫“赶虚”。这是福建特别叫法,其他地方则有另外名称,如在四川叫“场”,河北叫“集”,云南叫“街”,岭南一带叫“务”。
墟字本来就有集市的意思吧?

交易方式好像在郑和下西洋时候也有用过?

还是西班牙人去非洲贸易?

记不清...
尊重是一种美德。
至少唐朝就有“墟”了。柳宗元《柳州峒民》:“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墟人。”粤语现在“赶集”还说“趁墟”。
“墟”的说法一般见于南方。有人认为与“虚”有关。吴处厚《青箱杂记》:“岭南村市为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明王士性《广志绎》:“岭南又谓市曰墟,以不常会多虚日也“。王士性并云:“廉州……以亥日聚市,黎、疍壮稚以荷叶包饭而往,谓之‘趁墟’”,这跟柳宗元的记载一致。也有人认为是壮侗语借词。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08-4-29 19:3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