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时代汉语声调的分布及其语音性质

周秦时代汉语声调的分布及其语音性质
作者:张玉来
来源:http://ling.ccnu.edu.cn/message/yyxlwx/zhangyulai_tone_zhou.doc
(215021,苏州大学)


一、引言
我们的先祖对自己语言的声调的认识较之对语音其他要素的认识为晚。《南齐书》卷52“陆厥传”:“永明未(永明时期:公元483—493),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这可能是四声被发现的较早记录。对此,许多人仍心怀疑惑。周舍虽曾以“天子圣哲”回答武帝,但武帝仍“雅不好焉”。(《梁书》卷13“沈约传”))武帝“雅”,那么“平上去入”之说则为“俗”,亦即不符合正统。这一事实说明我们的先祖对声调的认识较为模糊,体记不了这种“超音质音位”的语音成分1。但这也似乎可以启发我们,“平上去入”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段,在永明之前的时代尚不成熟,其性质还不稳定,否则,以我们先祖们的聪明决不至丝毫没有察觉。因此,“平上去入”作为别义手段在某一历史时期可能与沈约时代以至今天的语音性质存有不同。
汉语声调为何一开始就命名为“平上去入”而不是其他次序?或曰这四个字正代表了四个调类的读法,但仍回答不了次序问题。据中古以来汉语声调的研究证明这种次序实际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语音关系:
舒促关系        舒        促
        平   上   去        入
平仄关系        平        仄
         平        上   去   入
在上述两种关系中,平入对立明显,处于两极状态。上去则不然,在舒促关系中近平,在平仄关系中近入。这说明上去的语音性质具有不同于平入的特点,因此置于中间。去入关系曾经十分密切业已证明是事实,因此去近入也在情理之中。段玉裁所谓“平上一类”、“去入一类”,正可以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关系。平上去入的次序排列反映了周、沈等人的英明识见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各方言的声调状态无论四调者或多于四或少于四者,无不在平上去入的四个调类框架内演变分化。这说明中古以后汉语声调已成为汉语稳定的语音要素之一。
周秦时代距离永明时代有一千馀年,那时汉语声调的状态如何无疑是应该探讨的。自明末古音学昌明以来,代有论证者。陈第主张古有四声3,顾炎武主张“四声一贯”、江永主张“古有四声,随声谐适”,段玉裁主张“古无去声”,孔广森主张“古无入声”(入归去),江有诰、夏燮等主张古有四声。江、夏的古有四声说一时又回归了传统四声的范畴。可是后来黄侃突发奇想,主张“古无上去,惟有平入”,王力(1958)又重复了段玉裁“古无去声”的认识。其他还有魏建功的“ 阴阳入”三声说,王国维的“阳声一,阴声平上去入”的五声说。然而,杨树达(1933)、周祖谟(1966)、杨剑桥(1983)、谢纪锋(1984)、俞敏(1988)等从不同角度复证周秦时代实有四声。
以上各家或考古或审音,但所据材料主要是韵文押韵和文字音读(谐声字、说文读若)等。材料相同何以会得出如此说法各异的结论呢?主要是存在以下认识上的分歧:
1、对押韵和谐声中声调关系的认识不同:从押韵看,韵脚系联的结果基本符合中古四声的格局,但也有不少例外。如强调大局就会有四声说,如放大例外,就会有三声或二声说,甚至得出古无声调的终极结论。在谐声关系中,平上去三调与入声在阳声韵中很少混乱,而阴声韵或入声韵中则存在许多去入同谐的现象,入归去或去归入的说法都会产生。
2、对押韵与声调的关系认识不同:周秦时代并无韵书,韵部是韵脚系联的结果,无论阴阳二分还是阴阳入三分,本来都不是以声调为标准的,如果将二者混淆起来就会有阴阳入三声说。
3、对语音演变的条件认识不同:古无去声、古无入声、古无上声等说法,把某一类声调划归另一类,很多人并没有讲它后来分化的依据,甚至模糊了事,找不出声调分化的条件。而另一种认识则是设定变化条件,给后来的演变设置依据。
虽然,清儒以来关于声调的研究是非不定,但他们向后人提示了一些重要认识:汉语声调有产生、发展的过程,“平上去入”不是汉语与生俱来的4。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遗产。
二、周秦时代的声调分布
近几十年来古音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天讨论周秦时代的声调有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也有了更多的公认的结论:
1、古韵分阴阳入三类,它们的区别在于韵尾的不同。各韵部的韵尾性质容许有不同认识。
2、声调不是汉语的固有成分。从汉藏系语言比较看,它是一种语音结构变化的补偿形式,原来可以是韵尾成分,词头、词缀成分,或许是元音长短、松紧等其他语音成分。从与汉语关系最密切的藏语看,声调主要来自韵尾的不同。
3、汉藏系语言的声调都是后起的,在比较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时应慎重使用。
我们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周秦时代到底有没有声调。如果有,有几类。这几类声调的分布(在各类韵部中)情况如何?二是如果确实存在声调,那么它的语音性质是什么?我们先论证第一个问题。
近几十年来,学人就汉语的基本文献中声调的表现形式及相互间的关系做了不少研究,主要包括韵文、谐声字以及其他的音读材料,基本可利用的文献都涉及到了。下面是一些研究结论:
(一)《诗经》押韵中四声独押通押情况(据张日升1968)
平        上        去        入        独押总计        通押
85%        76%        54%        85%        80%        20%
(二)之职蒸三部四声押韵情况(据向熹1988)
1、之部(共113字(又读字未计入相应声调的字数)
平(45字,40%)        上(58字,51%)        去(10字,9%)        入(0)
哉兹鼐尤邮浸牛裘輝撫綰藪媒梅痕谋霾台来莱贻饴能貍之祗蚩时埘诗羞又去才思丝基箕姬期其丘祉骐龟膏        子耔梓宰载又去友有海喜矣否倍负妇母亩敏耻殆怠以已苢里理裹鲤李止沚趾齿始恃耳采在字寺耜祀似仕士史俟纪久玫起杞芑屺涘鲔洧薿又入        侑又右晦诲佩痗  羞又平事疚旧载又上        薿又入
2、职部(共59字)
平(0)        上(0)        去(7字,10%)        入(52字,90%)
0                背意富異戒囿又入備食又入试织又入炽又入识又入        麦得德力织又去色国革克亿北福葍辐服伏匐牧忒慝蛛饬敕翼弋暱炽又去奭饰识又去式则贼塞息侧稷馘亟棘极囿又去域緎惑牾黑薿特职又去
3、蒸部(共28字)
平(28,100%)        上(0)        去(0)        入(0)
冰裁崩冯朋登惩梦又去陵蒸绳乘又去升胜又去陾增赠肱弓兢恒薨弘雄兴又去蚯                梦又平乘又平胜又平兴又平        0
(三)破读字的相互声调关系
1、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辨字音清浊》(据张正男1973)
平去        上去        入去        平上        上上        去去        入入        总计
107字        36字        7字        4字        4字        2字        4字        162字
66%        22%        4%        2%        2%        1%        2%        100%
2、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1945)
平去        上去        入去        平上        总计
63字        38字        8字        4字        113字
56%        34%        7%        3%        100%
3、王力《汉语史稿》(中)(1958)
平去        上去        入去        总计
27字        11字        3字        41字
66%        27%        7%        100%
4、《类篇》(据孔仲温1991)
平去        上去        入去        平上        总计
71字        32字        8字        1字        152字
63%        29%        7%        1%        100%
(四)各家声调分布情况
        阴        阳        入
段玉裁        平上        平        入(入归阴)
孔广森        平上去        平上去        无入,入归去(入归阴)
江有诰        平上去        平上去        入(入归阴)
黄  侃        平        平        入
王国维        平上去        平        入(入归阴)
王  力        平上        平上        长入、短入
李方桂        平上去        平上去        入
严学宭        上(后有平去)        平(后有上去)        入
李新魁        平上        平        次入、入
(五)王力古韵三十部声调分布情况(据《诗经韵读》归纳,有者加“+”,无者加“0”)
之幽宵侯鱼歌支脂微职觉药屋铎月锡质物叶缉蒸冬东阳元耕真文谈侵
平  +++++++++○○○○○○○○○○○++++++++++
上  +++++++++○○○○○○○○○○○○○+++○○+++
去  +++++++++○○○○○○○○○○○○○+++++++○
入  ○○○○○○○○○+++++++++++○○○○○○○○○○
(六)几组谐声字的声调分布情况(举例性质,笔者据《说文》统计)
        母(之/上)        来(之/平)        直(职/入)        兼(谈/平)
平        4字        6字        0字        20字
上        8字        0字        0字        6字
去        5字(2字又读上)        3字        2字        1字
入        1字        1字        7字        0字
    (七)谐声字的声调关系(据余乃永1985,略有调整)
1、阳声韵声符与谐声字
声符504个                             谐声字2517个
平345            总字数1932  平 1232     上310    去384     入6   
上86             总字数318   平 58       上192    去61      入7
去72             总字数265   平47        上62      去151    入5
入1              总字数2     平0         上1       去1      入0
                      总字数2517  1337        565       597       17
             2、阴声韵声符与谐声字
声符549个                            谐声字2791个5
平247           总字数1522   平 958   上264     去266          入34   
上160           总字数705    平162    上405      去123         入15
去139           总字数547    平67     上47       去358         入75
入3             总字数17     平1      上0        去 0           入16
                     总字数2791   1188     716        747            140
             3、入声韵声符与谐声字
声符292个                             谐声字1208个
平0          总字数0         平0       上0       去0           入0   
上1          总字数1         平0       上0       去0           入1   
去13         总字数61        平0       上0       去32          入29  
入278        总字数1146      平5       上13      去160         入968
                  总字数1208      5         13         192         998
                4、各调间声符和谐声字的关系字
声符 谐声字  平平  上上   去去  入入  平上  平去   平入  上去  上入  去入  同调  异调
1345  6516   2190  5 97    541   984   794   764    46    293   37    270   66%  34%
从上述各种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从《诗经》押韵看,周秦时代四声的格局基本确立,平入二调的存在毫无疑问,上声已出现(之部尤为明显),去声只有54%独押,表现特别,看来与其他三声有异。二、谐声字能够证明阴、阳、入三大韵部相分的大势和平上去入各自谐声的倾向,也可以看出阴、阳两类韵部三声具全,与入声极少谐声。三、声调分布不匀称,冬蒸无上去,侵无去,真无上,说明声调分布不平衡。它们所缺的也正是上声或去声或上、去声。四、入声在押韵和谐声上主要与阴声韵的去声有关,说明去入关系密切(祭部的争论最为突出),与阴声韵的平上关系较稀,与阳声韵字相涉极少。
由上可知,去声独有的问题十分突出,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绝非空穴来风。但从破读材料来看,去声确乎应当存在。周祖漠(1945)、殷焕先(1963、 1986、1987)、梅祖麟(1980)、竺家宁(1989)都认为破读起于语言自然,并非顾炎武、钱大昕等清儒所言起自魏晋经生的向壁虚造,其源头可以追至周秦,甚至更早。在破读材料中,平上入与去声构成的声调破读字占绝大多数,如果没有去声类,这一现象无法解释。殷焕先(1986)认为与平上入构成破读的去声作为一个类无疑应是存在的。否则,将无法解释《易经》“蒙者,蒙也”、《释名》“传,传也”、“观,观也”等“同字为训”的破读现象以及“家嫁 ”、“贾價”、“买卖”、“旁傍”、“子字“知智”等同源字和分化字的关系6。所以,我们认为去声作为一个类其存在是确定无疑的。它的语音性质也许较为特别,它在押韵与谐声关系上表现出特殊性。
上声的存在与否也是问题。段玉裁说:“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六书音均表·古四声说》段氏所谓平上为一类,似乎说上声来自平声。黄侃更是无任何说明就将上声取消。从押韵看,上声76%的字独押,已见其多数,从谐声看,平上去互谐,而上上互谐却为常例,也看不出上声不存在的痕迹。因此,周秦时代应该有上声存在,否则无法解释76%的独押现象。
三、周秦代声调的性质
现讨论第二个问题。
前修时贤在论证调类的多寡和分布的同时也触及到它们的音值问题,并形成多种见解。今择要介绍三家7:
        平        上        去        入        性质
段玉裁        抑        平稍扬        入稍轻        轻        高低轻重
王  力(1958)        短/长        长/短        入之长        短        长短
梅祖麟(1970)                -/        -s                韵尾
黄侃虽然没有说明声调的性质,其门生林尹《训诂学概要》中说:“古代惟有平入二声,以为留音长短之大限。后来读平声稍短而为上,读入稍缓而为去,于是乃形成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似乎也是主张长短说。
段玉裁玄虚地说:“无上去者,非无上去也。古四声之道,有二无四,二者平入也。(案:黄侃当承此说)平稍扬之则为上,入稍重之则为去。故平上一类也,去入一类也。扬之抑之舒之促之,顺逆交递而四声成。”(《答江晋三论韵》)这实在令人悟不出真象。
王力(1958)一直坚持认为长短是声调的区别特征,他认为:
阴        阳        入
长短平上        长短平上        长短去入
这个说法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解释清楚阴、阳声韵去声的来源。二是长短说于事实无征。何休“伐”字注后面还有“齐人语也”,其可靠性值得怀疑。三是长短不同能否在一起押韵也是未经证实的疑问。入声有-p、-t、-k,阴声无,阳声有-m、-n、-N,收音性质不同,其长短在不同韵部中性质上并不等价,王力先生并未就此作出解释。后来王先生(1986)就只说入声分长短了,这就更不能说明阴、阳声韵去声的来源了,上声也成了问题。
主张周秦声调为韵尾不同的学说由来已久。近几年来俞敏(1984)等主张去声为-s尾,郑张尚芳(1994)、吴安其(2001)等也都跟梅祖麟(1970)一样,主张上声为-/,去声为-s。他们不仅从汉语事实出发,还征引了汉藏系语言来说明。虽然李方桂(1970)对此还有些犹豫,但他也认为在早期可能存在韵尾这一区别特征。潘悟云(2000)也支持韵尾说。我们认为,如果认为韵尾决定声调就等于承认《诗经》等韵文的押韵是仅以韵尾为依据的,而不是由音高或元音的其他性质决定的。如果承认an ù an/或 an ù ans , a ù a/ , a ù as通押,那么就得承认不同韵尾可以押韵。目前主张韵尾说的各家并没有对各类韵部的韵尾分布进行配置,如果按照韵尾说的一般逻辑,应有下面的分布。这种分布实质上等于承认四声是四种不同的韵尾系统;阴声韵-o(b d g)/-/(b/ d/ g/) /-s(bs ds gs):阳声韵/-m-n-N/-m/ -n/ -N//-ns  -ms -Ns:入声韵/-p  -t  -k,/-ps  -ts  -ks,即如下所示:
阴声韵平      上        去-0(-b)  /-(-b/)   -s(-bs)-0(-d)  /-(-d/)   -s(-ds)-0(-g)  /(-g/)    -s(-gs)        阳声韵平     上      去-m    -m/     -ms-n     -n/     -ns-N     -N/     Ns        入声韵入      (去)-p        -ps-t        -ts-k        -ks
注:()中的拟音是主张阴声韵有韵尾说的拟音。
如果承认这种分布格局,就等于认可阴声韵的平上去、阳声韵的平上去、入声韵的入、(去)各为一种小的韵部,即三大类八小类韵。那么周秦时代的声调性质就仅是韵尾辅音的因素,与元音的高低或长短或松紧无关。
丁邦新先生(1981)针对韵尾说的各种理据作了反驳,其结论是“声调源于韵尾可能有更早的来源,可能在汉藏语的母语中有这种现象,但是在《诗经》时代没有痕迹。”罗杰瑞80年代的《汉语概说》针对韵尾说也表示了看法:“我觉得这种声调发生的理论很吸引人,但也得承认,现在这种形式过分表格化,公式化。拿去声来说,虽说有些词本来有-s韵尾,但不见得这类里的词都以-s结尾。声调可能有复杂的来源。”在丁先生所提出的一些反驳的证据中对音材料是有争议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它,据此不能否定声调为韵尾的性质。丁先生的另外两条证据从形式上看是有力的:一、《国语中双音节并列语两成分间的声调关系》(1969)一文中提出:“在双音节并列语中,如有平声字,它总用为第一成分;有入声字,它总用为第二成分;在没有平、入声字时上声总用为第一成分。”1981文说:“如果当时的汉语没有声调,只有韵尾,就难以解释这种构词上的现象。”关于这一点,潘悟云(2000)已有解释(163页),今不赘述。二、异调字押韵的现象。丁先生根据张日升(1968)统计的异调相押的数据和《诗经》的韵例,来说明-n、-n/、-ns是不合理的押韵现象,不如承认是声调(音高)的不同来得合理。这一问题就像承认阴入通押或阴阳通押或阳入通押的性质一样,无论主张阴声韵为开尾韵还是辅音尾韵都存在-·和-p或-b跟-p的异尾相押的问题,-/、-s相较于其前面的辅音或元音是低响度的,不影响其押韵的基本要求。因此,这一点也不是讲不通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较之其他学说韵尾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如汉语的使动范畴、词性转化,同源关系等8。如破读就可以认为是有无-s尾的转化。对于押韵、谐声来讲,其他学说能解释的,韵尾说也同样能够解释。当然这种分布只是一种大势,确实存在过分形式化、公式化的问题,其他的语音成分如何发生作用也被忽视了,但作为一种假说,其合理性还是很充分的。
这些韵尾是如何脱落的,脱落后如何转变成音高特征,现在的研究不尽人意,容后再论。但有一点是可以提出来讨论的,以音高为特征的声调本质是上由声带颤动频率的变化决定的,而能使声带颤动的语音要素只有元音和浊辅音可以做到,一般说来有浊辅音的音节是低调,清辅音的音节是高调,无论是声母位置还是韵尾位置都有这种现象,喉塞尾-/使声带变紧,变高调,擦音-s使声带变松成低调。在这种情况下声调仅是伴随性的因素,不起别义作用,周耀文(1990)有很好的论述,可以参看。
              四、结语
汉语声调的起源问题近一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断,德人孔好古19世纪末就认为复辅音的脱落导致声调产生,此后有人主张起源于声母的清浊,有人主张起源于复声母的脱落,有人主张起源于元音的长短、松紧,有人主张起源韵尾等等学说,这些学说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材料、不同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近几年来,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讨论,徐通锵(1998、2001)认为声调的产生和发展与音节结构的响度分布原则有关,声母是声调产生的根本条件,否决了历史比较法在声调起源研究上的作用。龚群虎(1999)、瞿霭堂(1999、2002)就徐文提出的原则和事实作了反驳,刘光坤(1998)、江荻(1998)、钟智翔(1999)吴安其(2001)等又针对不同语言的实际情况论述声调起源的多样性。但是,这些讨论基本还是过去各种说法的延续,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由于有声调的语言大都集中在东亚,而汉语又是其中关键性的语言,深入研究汉语的声调起源,无疑会极大推动东亚语言声调的研究,寄予将来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注释:
1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的问题,作为类的区别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存在不同的语音性质
表现形式容或不同。严格说来,不是以音高为区别特征的语音成分不能称为声调,这里统称为声调是为了称说方便,不能作狭义理解。“超音质音位”的特征则是就中古以来的情况说的。今天语言学意义上的声调专指以音高为主要区别特征的音位系统。
2中古时候的平仄关系是汉语音韵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对立关系,是汉语声律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性质在于平声舒缓而长,仄声曲折或升或降或急促,即不平的意思,这可能是平仄律的基本含义,并不改变声调的音高特性。
3以来人们认为陈第主张古无四声,邵荣芬先生(1992)指出陈第是承认上古有声声
的,并且认为有四个声调,纠正了这一传统的谬说。
4调不是汉语原生的语音成分,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
5原书统计为2792个,据笔者核实应为2791个。
6这类“同字为训”和分化字的情况尚无全面的统计分析,现有成果大都是举例性的,而
作者并不是为了证明去声问题的,因此,这避免为了证明自己观点而找材料的片面性,可以用来研究声调问题。这里引用孙雍长(1997)、孙玉文(2000)两书中的例字,分析如下。孙雍长(1997)231页至232页:蒙者,蒙也。比者,比也。剥者,剥也。(以上《易》)彻者,彻也。(《孟子》)风者,风也。(《诗大序》)夫也者,夫也。亲之也者,亲之也。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齐之为言齐也。(以上《礼记》)宿,宿也。弟,弟也。布,布也。传,传也。堂,堂堂也。阙,阙也。观,观也。易,易也。传,传也(以上《释名》)等18例。对此现象,齐佩滲已经指出:“至其声调,虽不能确知,然由何休注〈〈公羊〉〉之例推之,必有分别,否则不便耳治。” 孙玉文(2000)352页所举有34组分化字;如来:彦 ,含 :殕,耳: 悌,耳:蘗,买:卖,家:嫁,言:唁等。原文有一些错误,校核后发现每一组声韵都相同,前字跟后字大都构成平或上或入跟去声的关系。
7周秦时代声调的性质探讨的人很多,严学宭(1959)主张松紧说、罗美珍(1988)
主张长短兼韵尾说等,影响似乎不如这三家大。
8使动范畴与词性转换用韵尾说解释就成了形态变化问题。最近关于上古汉语的形态
变化的研究刚刚开始,潘悟云(1991)等文可以参考。
参考文献
陈其光,1994, 汉藏语声调探源,民族语文,第6期。
丁邦新,1969,国语中双音节并列语两成分间的声调关系,史语所集刊,第39本。
1981,汉语声调源于韵尾说之检讨,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
方孝岳,1979,汉语语音史概要,香港商务印书馆。
冯  蒸,1989,《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龚群虎,1999,声调仅起源于声母说献疑,民族语文,第4期
何九盈,1991,上古音,商务印书馆。
胡  坦,1980,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民族语文,第1期。
孔仲温,1991,《类篇》破音别义研析,语言研究,增刊。
江  荻,1998,论声调的起源和声调的发生机制,民族语文,第5期。
李新魁,1979,古音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夬
李方桂,1970,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版。
林  尹,1972,训诂学概要,大陆翻印本。
刘光坤,1998,《试论羌语声调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语文,第2期。
罗杰瑞,1995,汉语概说,语文出版社。
罗美珍,1988,对汉语和侗台声调起源的一种设想,中国语文,第3期。
梅祖麟,1970,中古汉语的声调与上声的起源,黄宣范译,中国语言学论集,幼狮社,1977。
1980,四声别义中的时间层次,中国语文,第6期。
潘悟云,1991,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2000,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齐佩滲,1984,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
瞿霭堂,1999,汉藏语言声调起源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民族语文,第2期。
        2002,声调起源研究的论证方法,民族语文,第3期。
邵荣芬,1992,陈第评传,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吴安其,2001 上古汉语的韵尾和声调的起源,民族语文,第2期。
孙雍长,1997,训诂原理,语文出版社。
孙玉文,2000,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国维,1959, 观堂集林卷八《五声说》,中华书局。
王  力,1958,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1980,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向  熹,1988,诗经古今音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
谢纪锋,1984,从说文读若看上古四声,罗常培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徐通锵,1998,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民族语文,第1期。
        2001,声调起源研究方法问题再议,民族语文,第5期。
严学宭,1959,汉语声调的产生和发展,人文杂志,第1期。
杨剑桥,1983,上古汉语的声调,语文论丛,第2辑。
殷焕先,1963,破读的语音性质及其审音,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
1986,上古去声质疑,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
1987,关于方言中的破读现象,文史哲,第1期。
余乃永,1985,上古音系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俞  敏,1988,古四声平议,训诂研究,第1辑。
1980,古汉语派生新词的模式,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984,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中国语文学论文选,日本光生馆。
张日升,1968,试论上古四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一卷。
张正男,1973,群经音辨疏证,乐天出版社,台湾。
郑张尚芳,1994,汉语声调平仄之分与上声去声的起源,语言研究,增刊。
钟智翔,1999,论缅语声调的起源与发展,民族语文,第2期。
周耀文,1990,周秦时代是古汉语从无声调向有声调发展的过渡时期,《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周祖谟,1945,四声别义释例,问学集,中华书局。
1966,诗音有上去二声证,同上。
竺家宁,1988,论殊声别义,淡江学报,第27期,台湾。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张先生此文总体上是支持四声来源于不同韵尾说的,和丁邦新先生主张古有四声声调说不一样。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