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版主
例如《荔镜记》中五娘有句话白交代:“益春,你那府口听候等我”,其中的“那”字,有的方言学家认为是“都”字之误。但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一听“你那府口 ”,就知道“那”字是动词“停留”的意思,而不是副词“都”字。问题是“那”与“停留”无论如何都等同不起来。也许表示“停留”的“那”,真的是“有音无字”?后来经过长久的搜索,才从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中找到一个“佴之蚕室”的“佴”字,终于解开这个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