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欣赏】上京版《张春郎削发》

1 削发 Siah-huak


2 报发 Pò-huak


3 闹发 Nău-huak


4 寺会 Jī-huĕ


5 追殿 Tui-tōiⁿ


6 结发 Kak-huak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简介

1982年年底,广东潮剧院一团和二团,同时上演了两台新剧目:《张春郎削发》和《袁崇焕》。

    《张春郎削发》是剧作者李志浦根据潮剧传统剧目《张春兰舍发》整理创新的一出有影响的剧目。二三十年代,潮剧和正字戏均有此剧的演出。据导演吴峰记述,1958年他在汕头观看正字戏著名艺人陈宝寿先生演出的《削发》、《追殿》和《禅房》3折,其中水袖、坐拂和追赶的台步,表演均极精彩。70年代末,潮剧院挑选剧目准备出国演出时,曾打算把此剧发掘整理,但一时找不到旧本子而未能实现。1981年初,潮剧院一团到澄海新溪乡演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该地供销社一位退休职工,其父过去在戏班演老丑,家里尚存有旧剧本(后来发现其中就有《张春兰舍发》抄本),于是花了200元把它买下。剧本是三四十年代戏班常用的记帐簿手抄本,封面署有“老三正顺香大宝班”字样,正文用墨笔抄写,中间有朱笔圈点和曲板的记号,是戏班的演出本。剧本写宋朝德宗时,忠臣牛进中遭奸臣所害,满门抄斩,唯其幼女牛赛花逃寄于亲戚家中。18年后,牛赛花长大成人,文武双全。一日,她上山打猎,适遇护押贡品的王爷遭强盗截劫,牛赛花杀退强盗,救了王爷。王爷知其身世,带她回朝,德宗为
牛家平反,并封牛赛花为东阳公主。牛赛花原与当朝宰相张贤崇之子张春兰指腹为婚,但从未见面,时张春兰回京探亲,途经青云寺,化装成小和尚,窥看来寺进香的东阳公主,被公主发觉,险遭斩首,为寺中长老求保,被削发为僧。公主回到宫中,得知被削发者正是未婚驸马,于是急往青云寺要张春兰回朝,张受辱不依,逃进禅房,任公主、皇后、皇帝训责,也不开门。后皇帝以不开门就杀长老,张春兰始开门,终于完成婚事。

      原剧本情节芜杂,枝蔓较多,人物性格也模糊。剧作者据此而进行一番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的工作。据作者称,其对旧本的整理是:“挑戏胆以谋篇。旧本的‘戏胆’是未婚妻削未婚夫的头发这一关目。而最能发挥表演艺术则是‘追殿’,因此,整理本以此为核心求谋成篇;其次是依奇巧以定格调。公主进香,未婚驸马扮小和尚捧茶偷窥芳颜,因而被削发。经过一番迂回曲折,终于夫妻团圆。整理本以这奇巧而富于喜剧性的情节为主干,确定以生旦为主的喜剧格调;再次是立主脑,减头绪,集中笔墨写好张春郎削发这一人一事,减去其他枝蔓。”(见《整理〈张春郎削发〉的体会》)

      经过整理创新的《张春郎削发》,于1982年12月由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出。吴峰、黄瑞英导演。青年演员陈学希饰张春郎,孙少华饰双娇公主,方展荣饰半空和尚,张长城饰张崇礼,李有存饰鲁国公,集中了该团的老中青演员。演出后,立即受到观众的好评。在潮汕各地以及广州、上海、杭州演出,连演皆满。

      1987年9月,该剧上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北京专家们对它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出戏是一个精品,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格调高,有情趣,有艺术魁力”;“有潮剧独特的色彩,是整理传统剧目的又一曲凯歌”(见《南方日报》1987年9月10日)。广东省及汕头市人民政府,还给以重金的奖赏。剧本刊载于全国性刊物《剧本》月刊1987年第4期,并先后获1984年广东省优秀剧本二等奖,1985年广东省鲁迅文艺奖。1984年由中国新闻社和香港志佳影业公司联合拍成宽银幕彩色电影,为国内的越剧、粤剧、琼剧、川剧、湘剧、楚剧以及泰国、新加坡的潮剧团移植演出。《广州日报》曾刊载《精品启示录》一文,认为《张》剧整理的成功对戏曲剧目的创作整理有启示的意义。文章说:

    “这出戏以新巧的构思,奇趣的情节,自然而坦荡地展示剧中各种
    人物的真实性情。这真实性情,体现了历史生活所内涵着的一种沟通古
    今,具有普遍认识意义的哲理。它极有魅力,诱使不同的观众,从不同
    的角度去进行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为观众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广阔空间
    。编导者很好地发挥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特长,让观众在听觉和视觉
    两方面都获得持续的美感享受。”

       “戏曲作品具有的认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只有通过观众心悦诚服的
    娱乐欣赏,才能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任何违反艺术规律的图解说教和
    强制接受,只会造成观众的逆反心理和失败的结局……《张》剧的编导
    者们敢于突破樊篱,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实行:‘三不’即不给人物贴
    标签,不把人物脸谱化,不让人物对观众提面命。”

      观众在看戏中得到的感受,与作者在进行剧本整理时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作者在总结该剧的创作体会时曾说:

       “编一出戏,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讽刺什么,相信
    大多数剧作家都是心中有数的。《张》剧也有它的主题思想,我们对它
    的重新整编怎能没有寄意呢,但是表达主题的手法却各有不同,有人喜
    欢表层披露,有人则喜欢深沉蕴涵,把它所要表达的思想融化于人物行
    动之中,让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由于多年从事编剧的经验教训,使
    我在开始整理《张》剧时,明确了对其主题思想的表达应该注意这样一
    个原则,即是:有意寄托而不刻意追求……不刻意追求,就是不让思想
    硬加上去,避免直奔主题,简单化的功利图解。”
   (见《整理<张春郎削发>的体会》)

   视频为1987上京表演的版本。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