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淡出的艺术闽南方言相声——答嘴鼓(c)

http://news.163.com/09/0509/02/58RDJG7O000120GR.html
2009-05-09 02:51:00 来源: 东南快报(厦门)

  在74岁高龄的陈清平家客厅,挂着一幅“艺术人生”,他说,为了闽南文化,他甘做闽南曲艺的“土番薯”。

  从小就喜欢曲艺的陈老,对“答嘴鼓”(原来称为方言说书)更是情有独钟。

  陈老说,他十六七岁时常常写一些讽刺性的小品文。上世纪70年代,一次前往福州参加演出时,他遇到了答嘴鼓的第一代传承人林鹏翔老师,之后答嘴鼓便开始进入他的生活。

  一转眼已过了50多年,除了表演,陈老还创作了不少答嘴鼓作品。至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包括《集美答嘴鼓》在内的多本关于闽南曲艺的书籍。

  同样有着三十多年答嘴鼓表演经历的杨敏谋,今年60岁。现在,除了运输公司的工作外,他每周都要到闽南之声和厦门卫视节目中讲方言故事,介绍闽南话。他认为,通过电视台和电台的方式宣传和发展答嘴鼓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据杨介绍,答嘴鼓的鼎盛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答嘴鼓已经尝试着向市场化发展,“当时在厦门广播电台就有以答嘴鼓的形式来为公司和单位做广告的。”

  “算起来,我们用这种形式做广告已不下百个,当时我们就是用答嘴鼓的形式为漳州的片仔癀和无极膏做广告的。”杨老师边说边表演起来,话语抑扬顿挫,伴着手势绘声绘色地演绎出了答嘴鼓的逗乐效果。

  据杨老师回忆,当时厦门音像公司出版了6盒关于答嘴鼓的磁带,曾经在厦门风靡一时。“我家现在还收藏着这几版的磁带呢,只不过现在都不发行了。”杨老师话语中略带着惋惜。

  和杨敏谋相同,陈清平老人也对答嘴鼓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并称,对答嘴鼓的前景很是担忧。

  据陈老介绍,答嘴鼓又称“念四句”,近似相声,但对白却一定要多一些押韵成分,有点像北方的“数来宝”,只是不用击节乐器,也有单人摹拟双人对话的答嘴鼓,像是单口相声。

  陈老说,最先的答嘴鼓是一个人单口,到林鹏翔老师时才逐渐演变成对口的形式——两个人斗嘴似的闽南对口相声。“其根源还是以闽南方言为主,用押韵的形式叙述生活中的一些片断,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闽南方言在慢慢淡化。”

  如今陈老已退休在家10多年了,这段时间为了“答嘴鼓”的传承,他在上塘中学、灌口中心小学和灌口中学三所学校开办了闽南“答嘴鼓”培训班。

  陈老说,只能从孩童教起,尽量避免“答嘴鼓”消失这样的情况发生。

  针对这个问题,从事三十多年闽南语和答嘴鼓研究的厦门大学教授周长辑称,闽南语同答嘴鼓息息相关,如果一种民间曲艺没有人能够听得懂它所表达的东西,那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可悲的。

  周长辑说,他曾做过一份调查,在中学生中挑选了50名懂得闽南语的学生,让他们准确读出100条常用的闽南语方言,结果只有50%的学生能够准确读出70%的方言。而在祖孙三代的调查中,也是以30%的比例在一代代下滑。

  去年第三届“文化遗产日”,答嘴鼓表演艺术家陈清平、杨敏谋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誉,为答嘴鼓传承人注入了信心,同时也让人们对这项传统民间曲艺如何更好地传承提出了新的思考。

  去年,厦门市答嘴鼓调演比赛上,来自厦门的50多名老中少答嘴鼓表演者用他们的“嘴上”功夫相互交流,这样的方式是让这项传统民间曲艺传承下去的希望所在。

  如今,加上厦门、漳州、台湾等地的答嘴鼓艺术交流,将为研究闽台民俗和语汇的海外专家学者提供更多的宝贵资料。

6E0826FDE15A5715325D048438C8CA89.jpg (38.94 KB)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答嘴鼓表演时的场景

6E0826FDE15A5715325D048438C8CA89.jpg

08625B8475542F51B7D5FF56F3103A04.jpg (33.3 KB)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答嘴鼓下乡表演时的场景

08625B8475542F51B7D5FF56F3103A04.jpg

10F47D6FD3232806EBCBBE80FBF55761.jpg (25.83 KB)

年轻的答嘴鼓表演者让老传承者们看到了希望

10F47D6FD3232806EBCBBE80FBF55761.jpg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