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福州话师资培训班开班 小学老师学说福州话



 福州新闻网讯 昨天上午,闽都乡学讲习所与福州林则徐小学共同举办的全市首个福州话师资培训班在林则徐小学多媒体教室开班,民俗专家、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乡音”主持人方炳桂为60多名教师进行福州话培训。

  据悉,经过3期这样的专业培训后,这批教师将在下学期学校开设的福州话课本教学中大显身手,与全校1000多名学生用“虎揪”话“唠嗑”。

  (福州日报记者 吕路阳/文 杨婀娜/摄)


~~~~~~~

“ba,第一声,篱笆的‘笆’,第六声,就是扒开(音译),普通话里叫‘掰开’的意思。”……昨天,福州林则徐小学的课堂上,传来阵阵福州方言的跟读声,充满浓浓的“地瓜味”。

  嘿!坐在教室里的可不是小学生,而是这所小学的六十多位老师。

  原来,昨天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福州话培训,为期一天半。由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鼓楼区委文明办和区教育局主办,林则徐小学承办。林则徐小学的校长施燕珍说,老师们将先学习福州话,然后在下学期的阅读欣赏课上再教授给学生。

  负责授课的老师有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卞美珍、蔡林和王可铨,他们也是本报与鼓楼区委文明办的“福州话培训班”的老师组成员,曾经培训过近六百名读者。

  课堂上,方老师给大家发放了教材《福州话拼音读本》,“老师可根据课本的7个单元,一课课教给小朋友。除了拼音、声调等基础的学习外,还有日常用语、礼貌用语、民间歌谣等有趣生动的内容。”

  课堂:学福州话先从声调开始

  昨天的课是从声调开始学的。上课前,方炳桂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视频,是一个来自武汉的女孩(曾参加过本报福州话培训班)讲述自己没学福州话前的一个笑话:“有次我去买菜,阿姨说,汝丫俊,我一听,很像说我很肿,很胖的意思,就很生气!刚想和她理论,旁边的人就笑了,说人家是夸我漂亮呢!好尴尬。”在座的老师们看完,都被逗乐了。

  “要知道,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而福州话则有七个声调。”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老师说,本次培训将由三个老师分别主讲,“今天上午说的是福州话和汉语拼音一样的部分以及语音变调,由卞老师上。今天下午的‘福州特有的拼音方案’,由蔡林老师讲,比如ng。明天上午,则由王可铨老师主讲克服学习福州话的三大障碍及文读白读、连读变音和七个声调。”

  虽然前天刚结束业务培训,昨天就马上投入到学习福州话的课堂中,但老师们仍然兴致很高。“听了今天的课,感觉原本不被我们重视的福州话,原来它的底蕴那么深,丫乌梅(福州话发音,意为很有趣)。”许多参与培训的老师都这么说。

  学校:将在阅读欣赏课上推广

  “我们刚开始摸索,打算在下学期的阅读欣赏课上推广福州话。”施校长说,林则徐小学作为第一所被授牌为“闽都文化传承示范点”,地处三坊七巷,又毗邻林则徐纪念馆,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里,传承闽都文化责无旁贷,“今年端午节,学校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我们请民间艺人教学生做香囊,包粽子,写午时书,与福州曲艺团结对子,请曲艺团来教孩子们唱评话序头、讲福州传统故事。对学生要有所教育,老师要先有所学习。”

  “还是希望福州话能走进更多的小学,从娃娃抓起。”方炳桂老师也是林则徐小学的闽都文化校外辅导员,他认为,林则徐小学的福州话课,只是一个开始,“观念的转变最重要,从以前的不许讲,到现在正儿八经进入课程表,这就是一个大踏步的跨越了。”

  福州市委文明办何红蓼副处长说,林则徐小学作为传承闽都文化特色的学校,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作为推广福州话的试点。

  声音

  福州话作为“非遗”应传承

  昨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梁玉璋教授听说这事后表示,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很痴迷福州话,并学习它。她给记者说起了一个故事:“巴黎语言大学的邓士涵教授,在掌握了7国外语后,还不远万里,跑到福州来,到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习福州话。”后来梁老师见他求学心切,特地为他指定课程,教了他两年福州话。

  福州话为何魅力这么大呢?“大家都知道,福州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邓士涵说,福州话很有特色,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变声变调变得如此厉害的语言,而且变声变调变韵后还会变意。比如瞑床和灯,本来是两回事,你合在一起读,叫瞑床灯,变成了说一件事,即床上有盏灯。”在梁老师看来,每个作为省会福州的市民,都应该好好学习福州话,“外国人都这么重视,我们生活在这里,却不会说,是很不应该的。”

  方炳桂老师也在培训之前,说起了自己在国外的一些经历,“很多华裔的子孙,从未来过福州,但福州话说得比我们这不少人都地道。他们在外面说英语,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说福州话,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很好地保护了福州话。”


(本文来源:东南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