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门文献的研究方兴未艾,特别是那些半对外和不对外公开的教会图书馆里的藏书,其价值多未为世人所知,本着挖掘第一手材料的希望,在导师指导下,笔者奔走澳门各大图书馆,查找到两本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出版并记录了当时澳门粤语语音的教科书和辞典,即LAU Jacob Cónego所著、1922年的《NOVO Mᴇ̂TODO para aprender a lêr,escrever efalar a LINGUA CHINᴇ̂SA em Dialecto Cantonese》 (《学习粤语读写讲之新方法》)和高美士所著、1941年出版的 《VOCABULᴀ́RIO CANTONENSE - PORTUGUᴇ̂S》(《粤葡辞
典》)。笔者又分别对澳门土生土长的老(71岁)中(42岁)青(21岁)三代人的方音作了实地调查,力图做到本证材料和旁证材料相结合、死的材料(文献)和活的材料(口语调查材料)相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以及方言接触、语言演变和层次、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三种视角相结合,梳理百年来澳门粤语语音演变史。笔者的结论是:1.百年前澳门通行的粤语最起码有南海、顺德一带的粤语和珠海粤语两种。2.前后鼻韵母合并是澳门粤语近年发展的大势。
原帖由 宁之囝 於 2010-6-18 11:39 發表
我说白话也如此,香港的《最紧要正字》说这是懒音,如“恒生银行(hang sang ngan hong)”很多人读成han san ngan hong。
平时基本都把aang,ang,ak说成aan,an,at。但只有a/aa韵发生这种情况,其他韵母还是有ng/k韵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