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三鄉話「醢」字只用於「蝦醢 - ha55*32  ke55」一詞。

「蝦醢」即蝦醬。

[ 本帖最後由 tpyao 於 2015-10-12 10:32 編輯 ]
就是吴闽常见的 鲑kôi 啦。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这个字似乎潮闽都是写成 膎 的较多

。。
就這個「ge45」字,我在網上查找多時,也請教過一些網友,最終採納了「醢」字。

我覺得下列網址提供的資料較具說服力。

http://dcrc.org.tw/big5/?p=11&page=1
醢,呼改切,音韵上无论如何是得不出阳平的读音的。所以就算醢字在语义上最合适,但在语音上是不过关的——而这也是一般网友考本字容易犯的错误,即只注意意义的符合而忽视读音的规律性对应。考本字最基本是“音准义合”,音准是第一位,只注意意义符合的是训读罢了,因此醢还是只能算一个训读字。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原帖由 輶轩使者 於 2010-1-13 15:02 發表
考本字最基本是“音准义合”,音准是第一位,只注意意义符合的是训读罢了,因此醢还是只能算一个训读字。
謝謝提點,這個法則,我會緊記。

但是三鄉話有個別上聲字轉讀陽平,例如「奶」字讀〔ni55〕,父親排行第五的妹妹叫「ŋɔ33  tsea55 - 五姐」。

另外,「蝦醢」一詞的「蝦」字三鄉話本讀是「hɐi55」,並非「ha55」,由此可以懷疑此詞未必源自閩語。

[ 本帖最後由 tpyao 於 2015-10-12 10:36 編輯 ]
宋代王观国《学林》:“鲑字一与圭同音,鱼名;一与睽同音,汉複姓也,汉有博士鲑阳鸿是也;一与鞋同音,鱼菜之总名也。”
《南齐书》:“(庾杲之)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葅、瀹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有人利用“韭九”同音的特点,戏称庾杲之“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这其中的“鲑”是“鱼菜之总名”。
膎,《集韵》户佳切,说文脯也,一曰吴人谓腌鱼爲膎脼。
“鲑”“膎”有时混用。
原帖由 在山 於 2010-1-13 17:49 發表
宋代王观国《学林》:“鲑字一与圭同音,鱼名;一与睽同音,汉複姓也,汉有博士鲑阳鸿是也;一与鞋同音,鱼菜之总名也。”
《南齐书》:“(庾杲之)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葅、瀹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有人 ...
這裡所說的「鲑」「膎」,跟蝦醬有距離。
那篇文章也提到了“鮭”“膎”二字。
鄭張尚芳在〈閩語與浙南吳語的深層聯繫〉(丁邦新 張雙慶編:《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一文中指出:

由於閩地閩語歷史與吳地吳語聯繫在一起,閩人很長時間都被視同吳人。宋代《集韻》中除「沝、囝」兩條直標明閩人外,其他標為吳人語的很多也難以卻指實際在吳在閩。如:佳韻「膎」字註「吳人謂醃魚」,黃典誠卻將「膎」列為閩語特徵詞。(頁23)

《廣韻》將「膎」列於古膎十三與佳街同聲母。《康熙字典》引《集韻》,音為戶佳切,吳人稱醃魚為膎脼。《說文解字》:「膎,脯也,從肉奚聲,戶皆切,十六部,皆當從《廣韻》作佳,膎俗作鮭。脼,膎肉也,《集韻》曰吳人謂醃魚膎脼。」

李如龍在〈論閩語與吳語、客贛語的關係〉(丁邦新 張雙慶編:《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對鮭字有詳細說明:

鮭 《集韻》戶佳切,「吳人呼魚菜總稱。」 今各地閩語關於鮭還有許多說法。福州話鮭可單說,音 kie2 指一種醃製的小海魚(也說咸鮭),又說鮭油 ha2iu2, 俗寫作魚奇油,是一種用小海魚發酵醃製的調味品。廈門話也有以上的說法,音 kue2, he2iu2。又說「無鮭無菜,好鮭好菜」,(音 kue2 )則是最準確意義的魚菜總稱。(頁38)
http://dcrc.org.tw/big5/?p=11&page=4

《廈門方言詞典》“膎” kue 陽平 的第一個義項是:腌製的水産品:魚~|麥螺~一種海螺的腌制品,做早飯菜用

醬本指用鹽醋等調料腌製而成的肉醬。《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醬用百有二十罋。” 鄭玄注:“醬,謂醯醢也。”《太平御覽》卷九三六引曹操 《四時食制》:“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爲醬。”這種腌製出來的醬跟膎所指的內容差不多。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10-1-13 18:5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