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語
- 普宁潮语
- 來自
- Tong-kok Phóu-lêng
|
1#
发表于 2010-3-4 14:03
大学遇到的方言经历(潮语为主)
进入大学后,遇到了广东各地方言的人,蛮开心能接触到不同的方言。分享一下经历。
1、有个丰顺的同学认同自己为潮汕人,说自己的话是揭阳话,说以前他们那也是揭阳管的,揭阳的认同感强。
2、和潮安的同学交流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果然大家说的都是潮语。他是凤堂的、说接近揭阳关硕口音。
但刚接触还是很有挑战的。他有ie、ieng(他说他是潮州口音中的揭阳音,没有ieng和ueng,但平时都会有ieng而无ueng)、urng韵,无韵尾m,有些字n、l不分,如淋糖、南糖都为lâm-thnˆg,字音差别蛮大的;声调起伏小,感觉很轻、很平,刚开始听蛮痛苦的;因此经常需要他重复一、两遍,或用国语解释,不然会有不明和理解错误;
词汇也有些出入,如“等”他惯用“待”,一开始不知所云;表示在干嘛他用lo我用to;“纸巾”他忌用“草纸”,说是厕纸之意,而我们无论用来如厕还是抹嘴的都用“草纸”。所以我常开玩笑说“草纸乞汝拭喙”,呵呵~~
3、有个潮阳的同学接近峡山口音,声调和那份资料差不多。本以为都是潮普片的能很轻易听懂,但一开口发现声调差太多了,调很重,能清楚分辨是升还是降调,但我们调值差别多,而且他音调短促,就像我是长元音,他是短元音,听有点困难,但我们字音基本一样,比潮安更易懂。
4、当潮安遇上潮阳,那就惨多了,我潮安的同学说宁愿用国语沟通。应该是因为潮安和普宁的声调差别小于和潮阳的,而潮阳和普宁的字音差别小于和潮安的。
5、汕头的总爱说自己是标准的,我的字音是不够正宗的;而前变调我们能分得清楚,如“行路”的“行”明显他们是21,我是32,但我无所谓,阴平阳平阳上阳去的前变调基本一样,而他们有点不同且分得很清,老说我不对,理解我的有点偏差。
6、遇到不少海陆丰的,都说他们说的是福佬话,有的我说他们和福建的很像,甚至说当然,他们说的是闽南话,他们的潮汕认同感较低,但外人一般都把他们规为潮汕的。他们的话确实很难听懂,即使和我们接壤的陆丰话也很难。
他们的话有较多文读,如“ 一定”海陆丰语为ik-ting,潮语为tsêk-tiān。词汇则有太多不同了。
我想和陆丰东海的同学说潮语,但发觉太难了,只能用国语,但她好像蛮能听懂潮语的。而声调她阴平阳平和我相反,如“糖”我是44,她是24,“汤”我是(3)24,她是44。阴平我觉得她是44,并不像资料上是33。
7、遇到很多潮汕的,我发觉阳平我确实是44,其他地方音调都很高55。
8、我发觉声调对听懂各地潮语有很大影响,很多人都说我的潮语他们很容易听懂,我们每个音节音较长,调起伏较大,明显,和汕头的听感很像(不是调值),而声调轻轻的、或短促的,起伏小的就较难听懂。
9、感觉很多外人都只把潮汕理解为潮州和汕头两地,很少人知道揭阳地级市也是潮汕的,甚至有些认为潮汕只是一个市,不知潮汕还分为八大派。
10、有个饶平的同学是客家人,不会说潮语,但能听懂。本来我也以为我们普宁(约3分之一为客)客家人应该客潮都会,但大多数只会客语,甚至连听潮语也很困难。我们客家的大多在山区,和潮人接触并不很频繁。我觉得半山客不一定是会潮语的,而是习俗和词汇有较多的相似。
11、发觉出到外的潮人都爱讲白话或国语,虽然我也经常讲白话,但只要对潮人就一定用潮语,而有些人可能是为了练白话但我觉得没必要连对家己侬也这样,超鄙视这样的人。
12、发觉讲白话有韵尾ng的潮汕人大多都不很像,发觉自己会受到潮语影响,ng变为类似ñ的。
13、粤语确实内部分歧也蛮大的,特别是东莞话,说不同乡镇不同口音,和广州差很多,如系hoi、行开hen fi、烦fen,而很多人以前对东莞话不了解,以为他们原来不说白话,但东莞人说他们是说白话,只是比较怪。肇庆的怀集话更怪,还说他们那有3种话,其中之一有人还专门去研究。茂名高州话和广州话区别较小,但他们说口音转换很难,从广州回到家转说高州话怪怪的。感觉广府人很少提到广府,内部认同感也低,分为台山啊肇庆啊东莞啊等等。 |
Mài pàng-khì lù--âi huàng-siŏⁿ. Tng huàng-siŏⁿ bô tŏ--àu, lú huáng hó seⁿ-tshûng, tăng sûi-seⁿ iû-sí.
---- Bé-kiok Thóu-ung
勿放弃汝其幻想。当幻想无在了,汝还好生存,但虽生犹死。 ——马克•吐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