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語
- 普宁潮语
- 來自
- Tong-kok Phóu-lêng
|
4#
发表于 2010-4-24 15:28
历史潮州•潮州土寨楼
黄炽隆老人原来是潮州饶平县一所小学的校长,退休后,他每天的生活差不多都是围绕着黄家二十几代一直居住的这座道韵楼。
每天早晨,黄炽隆老人都要先和老伴一起喝几道工夫茶,然后就和楼内其他几位老人一起从事道韵楼的宣传与保护工作。
道韵楼位于潮州市饶平县的三饶镇,从公元1477年开始营造,经过一百多年三代人的努力,于明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建成,大门口石匾上的“道韵楼”三字还是明代奉京礼部尚书黄锦所题。
字幕:我们始祖到这里来以后,在这里先建立了一个家园,然后到两三里外的地方去看看,他看了以后觉得还是这个地方好,所以又倒回来,所以叫做“倒运”,从那个地方到这个好的地方来住,所以后来名字,“倒运”用文字写出来,就用道德的“道”,音韵的“韵”。
道韵楼所兴建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所以一个姓氏或者一个宗族,往往聚族而居,为了安全,因此这些围楼在建筑之初就充分考虑到防兵乱、防乡斗、防野兽的需要,这些围楼都十分坚固。
道韵楼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楼高11.5米,底层墙厚达1.6米,一眼望去道韵楼简直就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古城堡。
字幕:这个墙就是用土夯起来,它很厚,很高,原来是为了防盗、防火的作用,上面那个枪眼是自卫的作用。传说有乡斗的时间,有人来过攻击过一次,相传这样讲的,攻击一两个月。这个楼,里面门闭起来,还不会被下去,原来里面有水,有粮食,有柴,所以里面就攻不下,围了两个多月还攻不破。
道韵楼周长328米,是中国最大的八角形土楼。在楼内有正房56间,角房16间,原来住有一百多户,六百多人。现在,还有一百多人住在楼内。
四百多年过去了,在道韵楼内从未发生过大的火灾,这一方面是因为造楼时已在土楼内设了32口井,既可以满足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也可以起到防火、救火的作用;但重要的是,在楼内生活的人都是同一个姓氏,彼此之间都有着说不清的辈份关系与亲情,一旦哪家失火或有难,全楼的人会都来救助,或许这才是道韵楼和许许多多土楼得以保存至今的真正原因。
除了山区的土楼,今天在潮州的平原地区,也还保留着很多古寨,它们大多建于明清时期。
潮州的很多平原地区因为背山面海,而当时海盗盛行,很多村落都饱受侵扰,于是村民们为了防盗匪,纷纷在村落外筑起高墙,形成了一个个平原土寨,像潮安县的龙湖寨、象埔寨就都是这么兴建起来的。
当年为什么建这个塘湖古寨,就是因为这里“靡有崇墉巨障坚甲利刃为防御之具”,就是缺乏一些防御的手段,所以嘉靖年间,这里有一位绅士,当过广西省的布政使的,他回来以后,正好当年倭寇、强盗两者作乱,加上来平倭的这些官兵也为非作歹,所以他举臂一呼,带领全村的乡民建起了这个寨。从此以后,它就变为了一方的净土,非常安全,连周围的很多老百姓也搬到这个寨里面来住了。
几百年过去了,在土寨楼外已经建起了鳞次栉比的新楼房,但楼内却还仿佛停留在时光隧道的另一边,居住在这些古老房屋中的人们依旧享受着祖先为他们营造出的那份宁静与安逸……
魅力潮州•潮州工夫茶
初到潮州的人,走在街头巷尾,随时都能看到许多这样的喝茶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潮州人喝茶时一定要生起炭泥炉,烧出滚水,认认真真烫杯淋茶,不紧不慢轻呷细品。这就是潮州的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非常讲究泡茶的技艺。茶叶大多选用当地出产的单丛茶,这是一种在高山茶田采集加工的茶叶品种。泡茶的水也十分讲究,潮州茶客有“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再次”的说法。过去潮州城里还有专门卖水的店铺,出售城外的山泉水和韩江的江心水用于泡茶。
除了茶和水的讲究外,潮州的工夫茶具也有特点,从外观上看,可以总结为四小:炭炉小、沙铫小、茶壶小、茶杯小。茶壶要用紫砂或红泥烧制的,茶杯是潮州当地出产的白色细瓷小杯。过去,一套工夫茶具由火炉、羽扇、沙铫、茶罐等大小28件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慢慢地简化为四、五件茶具。由于单丛茶的茶形粗大,现在许多潮州人改用敞口的盖瓯泡茶。
工夫茶的整个冲泡过程步骤严谨,技艺考究。一般由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敬茶和品赏十道程序。品茶的人先观汤色,再闻茶香,然后细斟慢饮。这就叫“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味”。
采访: 工夫茶现在北方老是写成少林功夫的那个“功”,这个字不太合理,应该是工人这个“工”。用工人的“工”,就是指一个人为人,他平常为人处世是什么样的风度,都可以叫工夫。所以用这个工夫,才能真正体现潮州工夫茶既有泡茶的工夫,又有人文的内涵,两者才能完美地结合。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潮州人把茶叶称为茶米,把它看成维持生命的粮食。每天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生火烧水,泡上一壶浓浓的好茶。家里来了客人,请他品尝工夫茶,是对客人的一种尊敬而简朴的礼仪,与客人喝茶谈话,一起享受工夫茶的亲切和温馨。
品尝潮州工夫茶要讲究“喉底”,也就是饮茶后唇齿间留有茶香,舌底有一种甘甜的味道,这就是茶客们所说的“山韵”。茶叶的品种与产地不同,韵味也就不一样,这是品饮工夫茶的神妙之处。
采访: 武夷茶它有“岩味”,铁观音有“音味”,我们单丛茶这边有“山韵”,叫韵,韵是一种可以回味的,很醇和,只有意会不能言传的这种感觉,所以它才会吸引人家去追求、去品饮、去欣赏,这是工夫茶本身的最高境界。
以精细著称的潮州人,把工夫茶与当地积淀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以“和、敬、精、乐”为核心的工夫茶道。
潮州工夫茶把“和”放在了首位,“和”是指和气,在一团和气中细细品味工夫茶的情韵。
采访:潮州工夫茶的敬融化在茶艺过程中间,在泡茶的过程它就体现了一个“敬”。如果在座的是主人加客人是三个人,那就两个杯,用那两杯罐,那这样,不管你是人多少,总是起码有一个人他喝不上茶,那么谁不喝,这就要互敬了。结果茶座之中老是请请请,它就很自然形成了一个敬。
工夫茶讲究精巧、精致。茶叶当然要好茶,喝茶的茶具也要精巧,泡茶用的水,要精选山上的泉水。就连泡茶的一套动作,也都浸透着潮州人儒雅精巧、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
潮州的工夫茶既是高雅的,又是大众的,无论什么人,都能在工夫茶的细斟慢饮中,满足个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满足人际交往中礼仪的需要。而这种种满足,给潮州人带来了情感的快乐和敬精乐,这是工夫茶基本的意韵,它对潮州人的心态,对潮州人的生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喝工夫茶,已经成为潮州千家万户天天不能缺少的生活内容。所以,在潮州的街头,你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茶艺馆,但在歌厅和各种酒吧里,你却常常能见到细呷慢饮工夫茶的潮州人。
今日潮州•潮州婚纱产业
学习服装设计的黄艳是湖南人,在2000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潮州。现在,黄艳在潮州的一家服装公司作做设计师,她所设计的产品主要是各类高级晚装和婚纱。
采访:一进公司,感觉能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公司那么大的氛围,而且很多资料、全世界各种资讯都在这里可以看到,所以我觉得在这里成长是蛮快的,特别是对自己的设计。
现在,黄艳每年要为美国客户设计两季近三百款各类女装,而在潮州,像黄艳这样的设计师有几百名,整个潮州的服装行业每年推出的晚礼服和婚纱的款式达几千种。
有人说,高级晚装和婚纱礼服是服装加工行业中的皇冠,而潮州的服装业之所以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发展,首先是得益于潮州特有的手工业传统。潮州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四大名绣粤绣中的一支,从清代乾隆年间就开始出口东南亚地区,在二十世纪初,就已参加过巴拿马及伦敦赛会,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同时,潮州的珠绣、抽纱也十分发达。据统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潮州地区就有绣工二十万人之多。
但当时,由于传统的潮绣产品主要用于庙宇、厅堂装饰和戏剧服饰,市场空间十分有限,于是潮州的企业家们便开始把精美的潮绣与服装相结合。1979年,当时的潮绣厂接受了第一宗来料加工钉珠衫的合同,1984年他们开始与外商合作,潮州的刺绣服装行业走出了婚纱、晚礼服生产的第一步。
采访:一开始是客人说你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因为我们很封闭,我们对市场根本就不了解,人家外国喜欢什么样,外国马路怎么样,我们连看都看不到。所以客人说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这个过程大概有三五年的时间。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间,逐渐更放开了,可以让我们出国去看看。在了解过程中我们觉得,很多东西人家并不是最好,我们也有我们的特长。潮州的刺绣、有潮州的珠绣,有潮州的机绣,在这些珠绣、机绣、刺绣里面,有各种各样变化的做法,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材料,它非常丰富,用在服装上去的时候,服装就非常生动,这就是资源。那么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开始转变自己的方法,我们可以做一些是给人家的,不是人家给我们的。
婚纱、晚礼服源于欧美,但经过几年的探索,潮州人逐渐把自己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将潮绣、抽纱与钉珠融入时尚之中。从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潮州的婚纱、晚礼服产业以自己的特色和精湛工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潮州还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蕾丝生产线,除满足自己婚纱、晚礼服设计生产的需要外,还大量出口。现在,潮州已经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蕾丝生产出口基地。
熟练的技术工人,先进的生产设备使潮州的婚纱、晚礼服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潮州市的服装生产企业有565家,其中从事时装、婚纱生产、年销售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有50多家,今天的潮州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基地之一。
在2001年的四月,潮州举办了“名瑞杯"国际晚礼服、婚纱设计大奖赛,这是中国国内首次举办国际晚礼服、婚纱设计大奖赛。
来自许多国家的服装设计师与模特在潮州的舞台上展现他们对美的追求与理解,而潮州也通过这次大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展示了潮州婚纱、晚礼服的风采
历史潮州•潮人出海
邹金盛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从1960年以来,他专门收集一种地域性很强的邮品:侨批。
侨批,是中国东南部沿海居民到海外谋生后,将赚得的钱款,委托民间的批信局送到家乡的凭证或信件。早期的侨批由来往于中国与南洋之间的船家送递,潮州人称水客,后来民间产生了专门寄送侨批的批信局。
采访:以前的侨批是一张纸,这边就写通信人的收信地址,谁寄的,这边就写内容,这样叠起来,叠成一封信,这么大,信封这么大。
这一件件侨批,见证了潮州人过去一段辛酸的历史,也记录了一代代潮州人海外创业的艰难。潮州的民谣唱道:一船目汁(眼泪)一船人,一条水布去过番。这就是潮州人称为“过南洋、讨生活”出海谋生的经历。
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居民,从公元十世纪就有出海迁移的记录。潮州人最早的走南洋,大约也是那个时候。历史上的出海,既有生活所迫的原因,也有改朝换代造成的出逃,更有官吏追捕形成的大规模集体移民。
潮州人移民海外,俗称过番或走南洋。潮州早期的出洋者,都是由于生活极端困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赤手空拳单身上路,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
采访:过去我们潮州人被迫背井离乡,漂泊到海外定居的时候,一般要带上几件物品,其中一件就是市篮,背着市篮上红头船。另外一件是水布,水布是潮州农民随身携带在身上的一种物品,它有好多用处,可以团在头上,系在脖子上,系在腰上,可以包装东西,包装上几件破旧衣服,就可以上船了。在船上又可以当布席,可以躺卧着休息,可以包装干粮,像甜。潮州俗话也说“无可奈何蒸甜”,甜因为经久,不容易发霉,带到船上可以做应急的干粮。
在潮州民间,蒸甜一词已经成为出海谋生的隐语。
当时,出入南洋的中国船只,许多是红头船。这是一种双桅或三桅的海船,清朝政府为了区别沿海省份的船只便于管理,命令在船头涂上不同颜色的油漆,广东省是红色,所以称为红头船。
1971年和1972年,广东省澄海市出土了两艘红头船遗骸,其中一艘船的船舷上,还有“广东省潮州府领囗(此字符不读音)双桅壹百肆拾伍号”的字样。这两艘船出土的地点,都离当年潮州人出海的港口樟林港不远。
樟林港最为繁荣的时期,是在十八世纪中叶清朝政府开海禁之后,当时潮州以及粤东一带出海,都要从樟林港出发。现在从规划齐整的街巷以及久已荒废的客栈货店,还能看出当年船桅林立,人来货往的繁荣景象。
当年,出海的潮州人就是在这里辞别了亲人,怀揣一把故乡的泥土,带着过番创业的渴望,一步步登上木船。路上,走南洋的人要毫无遮盖地坐在红头船的甲板上,躲在黑暗的货舱里,顶着突然而至的狂风巨浪,在海上颠簸一个月左右,才能到达南洋各个国家。
浪迹南洋的潮州人为了生存,他们尽可能的聚居在一处,从事开荒种植、码头搬运或者沿街叫卖。潮州人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辛勤节俭,在侨居国开创了一片天地,为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采访:潮人出海以后,一方面给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家乡的文化带来了影响。比如现在我们潮州话里面经常形容一个人工夫不到家,我们口头话说“噢赛”,“噢赛”其实是外来语,原来是讲打乒乓球是出界了这个意思,到后来演变为工夫不到家的意思。还有我们经常把柚木不叫柚木,叫“百相”,“百相”这个词也是南洋过来的,当地称这种柚木就叫“百相”。
潮州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始发地之一,潮人历来有向外拓展的传统,现在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人乡亲约有230多万,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所在国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士。潮人出海也使潮州成为著名的侨乡,对潮州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魅力潮州•潮州音乐
2002年10月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一台由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演奏的潮州音乐专场音乐会在音乐节中显得独具一格,赢得了世人的惊叹和盛赞。
潮州音乐是中原古乐与潮汕民间曲调长期渗透融合形成的地方音乐,它保留着古老稀有的二四谱和工尺谱。演奏形式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庙堂音乐五大类。弦诗乐中保留着古典音乐典雅细腻的气韵特色,给人以优美和谐、温情闲适的感受。弦诗乐在民间极为普及,演奏者可多可少,演奏时可以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在一定规范内自由发挥。
字幕:我认为潮州音乐在整个中国民间音乐中间,它是非常优秀的,它是保持着原生态的,非常自然清新的,这样平平和和的音乐。中国音乐首先突出人文精神,和天、和地,自然、人文、天地人合一,和为贵。而我们的潮州音乐正在这方面,大量的音乐里面渗透了这种人文精神。
“张长合”是潮州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乐器店,店中最好卖的乐器就是椰胡。许多潮州人学潮乐都是从一把椰胡开始的。椰胡,是将椰子壳去皮磨光,盖上薄桐木板,成为一个共鸣箱。再装上一把弦杆,做“弦码”的是一只海边随处可见的蚌壳。
俗话说:甘草和百味,潮州人把椰胡称作潮乐中的甘草。弦乐中需要它,锣鼓中也需要它。而远离家乡的潮州人,也忘不了带上一把椰胡,在异国他乡拉一曲家乡流行的弦诗小调。
字幕:潮州音乐这个丰富调式的变化很多,可以说在全国的民间乐种里面,它是最优秀的。好的音乐和美的音乐像儿童音乐。像孩子,像摇篮曲一样,很优美的东西。它又有快,又有慢,从潮州音乐里面,看到一个精神一个人,是非常丰富的。
潮州音乐中的细乐是一种小型的合奏,演奏风格细腻委婉,很富古乐之风,有韵味清醇、余音绕梁的艺术魅力,在潮州处处可以听到袅袅传来的细乐之声。
字幕:他们就是大家经常在一起切磋,在一起演奏,互相了解,技巧上怎么配合,合久合久,所有这些都是自愿的。他们性格上合得来,在对乐曲的理解,在演奏技巧上大家近乎,潮州这些小组合是好多的。
屏幕下方飞字幕:潮州锣鼓“抛网捕鱼”,是流行最广的一首潮州锣鼓,表现的是父女二人去捕鱼的时候,捕到了一个小生,后来两个年青人相爱了,这首曲子是潮州大锣鼓的代表作。
字幕:潮州大锣鼓的东西很丰富,它的所有打击乐和音乐加起来,它要打什么,好像喜的也能打,悲的也能打,欢乐能打。好像那个关公过五关,关公斩将的气魄也打得出来。
潮州大锣鼓和潮阳笛套音乐是流行于潮州民间的吹打乐,是以打击乐为主并配以管弦乐的一种合奏形式,大鼓在整个演奏过程中尤如交响乐中的指挥,是整个演奏的主导。大锣鼓在潮州是吉祥的声音,有“东方交响乐”的美誉。逢年过节,大锣鼓游行是潮州民间节庆活动的主要节目。
多少年来,抒情的潮州音乐始终伴随着潮州人的生活,它有江南丝竹的秀丽,又有海边特有的轻柔。音乐中的独特韵味不仅深受潮州人民的喜爱,同时也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是海内外潮人共享的乡音和维系桑梓情谊的纽带。人们常说“凡海潮所到之处就有潮州人”,而潮州人自己又加了一句:“只要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乐”。
今日潮州•情系桑梓
在潮州城内的开元路上有几栋看上去已经颇有些陈旧的楼房,潮州人把它们称作“李嘉诚楼”,这是因为这几栋楼是在1979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修建的。现在,一些最早的住户还居住在这些楼里,已经退休的潮州城南小学庄老师就是其中的一户。
字幕:我们1981年就住到现在,已经住了20多年了。原来我是住在一个大概是9平方米的一间单屋,1981年接到通知,真正的我拿到了钥匙的时候,我们太高兴了。现在你一提起来,我的心情还很兴奋,很激动。这是我们潮州第一栋高楼,当时真的是太高兴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潮州已是高楼林立,但即使是潮州人也无法说清,在这些楼房中有多少座是他们的海外乡亲捐资修建的。
潮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目前,有200多万潮州籍人居住在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家乡。
出生于潮州的李嘉诚先生1940年随父母移居香港,但作为潮州人,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家乡。1979年,李嘉诚在离乡多年后重返潮州,他首先捐资修建了多栋居民住宅,解决了一大批家乡人的住房困难。此后,李嘉诚又捐资兴建和扩建了潮州医院、潮安医院等公共设施。
1995年,当李嘉诚又一次回到潮州时,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字幕:我差不多十多年前来过,这次是经过十多年后再来,潮汕地区发展的很快,希望潮汕地区的人民,人人能安居乐业,生活更好,前途更好。
李嘉诚先生在家乡还先后捐资1600万港元为贫困山区兴建了70所基础小学。而注重教育、捐资助学一直是走出家乡的潮州人回报乡里的主要方式。很多事业有成的潮人自己的生活相当俭朴,但在为家乡捐资助学方面却十分慷慨,仅最近20多年,海外以及港澳台的潮州人就捐资近五亿元为家乡新建和修建了各类学校共计六百多所,极大地改变了潮州的教育面貌,甚至一些人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潮州绵德小学是由香港潮州籍人士庄静庵先生捐资修建的。但庄先生可能没有想到,他的这些义举帮助一个女孩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她就是绵德小学的教师巫慕樱。巫慕樱本人就曾在这所小学读书。
字幕:如果想问我为什么要回到这所学校来教书,我想可能是因为跟我小时候在这里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原来在这里读书的时候,那时候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费、书本费都不用交钱,因为当时都是庄先生赠送给我们的,这一点可能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当时他还经常回来关心我们学校办学的情况,还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好像还见到过他几次。所以当时觉得他对我们非常非常的好,我就在心里想,我将来如果能回到这里来教书,就多少也能像庄先生一样,为我们学校、为潮州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还有很多像庄静庵先生这样的潮州籍人士,他们不但捐资助学,还为家乡筑路、修桥,建公园、图书馆、体育馆,潮州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他们的支持,甚至连小到厕所这类公共卫生设施他们都为乡亲们想到了。
印尼华侨郑维铨先生就是从这看似细微的地方入手,先改变了自己家乡礼阳郑村的卫生面貌,进而促进村民的生活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礼阳郑村已经成为一座美丽的花园式村庄。
字幕:潮州人他有一种很强烈的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对家乡的这种乡情,一直都是很关注很眷恋,一旦他们事业有成,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来报答自己的故土、故乡。从八十年代以来,这种激情更加强烈地反映出来,一方面他们通过捐款来这里办社会性的公益事业;第二,就是通过自己投资或者是扶持他们的亲眷属兴办企业,走发财致富之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论离开多少年,也不管走出了多远,家乡的山山水水对潮州人来说都是永远的牵挂,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造福桑梓也是这些天涯游子不变的情怀……
历史潮州•潮州古瓷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在潮安县城发现了四尊宋代的白瓷释迦牟尼像,佛像的底座上“潮州水东中窑甲”的铭文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们开始寻找“水东窑”的窑址。考古工作者经过多次的调查和发掘,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了湘子桥东面的笔架山。
笔架山沿韩江自北向南,因三个并列的山峰形似笔架,所以称为笔架山。相传宋代时这里有“九十九条窑,窑长九丈五尺”,民间把这里称作“百窑村”。
字幕:从1953年开始,我们文博部门先后在笔架山发掘了11条窑。这是第10号窑,这条窑的长度有79.5米,宽度3.2米,窑高2.8米。龙窑最大特点就是利用这个山势,好像一条倒卧在山坡上的烟囱。所以它升温也快,降温也快,能提高效率。一般我们估计,它一个月可以烧一到两次窑,这条窑我们稍略估算,它一窑能烧五到十万件瓷器。
唐宋两朝,中国社会政局安定、经济繁荣,政府十分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据史书记载,与南宋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当时中国最好的对外出口商品,就是瓷器。而南方沿海各省的陶瓷业不断发展,更是大大促进了海上陶瓷的贸易。
字幕:从已经发掘的11条龙窑的资料上看,笔架山龙窑都是分段斜坡式龙窑,这是分段的隔墙,笔架山龙窑分三段到十五段不等,10号窑就是分了十五段。斜坡式龙窑它的装窑方式是这样,最底放一个筒形的匣钵,然后上面用漏斗型的匣钵。一般是一钵一器,这样叠起来,叠到窑顶是2.8米左右。所以整个笔架山窑统计起来一年就好几千万件瓷器的产量。
数量如此庞大的瓷器在当地是不可能全部销售的,目前所发现的宋代瓷窑遗址,大都是靠近韩江,而韩江的下游可直通南海,这就极大便利了瓷器的外运。
人们称笔架山瓷窑为“百窑村”,说明这里瓷窑不是一、两处,应该是许多民窑聚集在这里各自经营,产品全部作为商品外销。而外国市场的高利润高回报,更是刺激了窑户们扩大再生产的强烈欲望。于是,他们将赚到的钱又投到窑场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一时间,笔架山的窑灶增多了,窑室加长了,窑区也日益扩大了。
中世纪的亚洲、非洲、欧洲的人们都十分喜爱中国瓷器,不但各国的统治者在宫廷中收藏了许多精美的中国瓷器,就连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使用中国瓷器。
字幕:这是试温标,是北宋窑工的一个发明。北宋以前,还没有试温标,为什么?它是在外销的竞争中,除了追求数量又重视质量,当时外销的竞争很厉害,所以潮州的窑工用试温标就是每在一个投柴孔都放了好多试温标,每隔一时段用铁钩钩出来,不时的观察这个温度,烧得怎么样,控制温度,控制质量。
当年潮州的陶瓷艺人用笔架山的瓷土,制作出了不同姿态的大耳朵哈巴狗和洋人头像。这些瓷器不仅胎质纯净细密,造型和装饰也是既借鉴传统,又富于创新。
这件“凤头壶”的造型吸收了古代波斯萨珊王朝时期金银器的造型,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制陶工艺。
这件名叫“军持”的独特瓷器,是东南亚佛教僧侣经常使用的宗教器物。这些有着浓郁异国格调的瓷器,无疑是为了迎合国外的风俗习惯,专门为国外的订货而制造的。
就是潮州是人多地少,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光靠农作物的收成,那是远远不足以养活本土的人,所以只能靠外贸用外边的来补足里面的,所以这个影响非常深远,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陶瓷贸易促进了当年潮州经济的繁荣,在开元寺的宋代大铜钟上留下了几位笔架山陶瓷工匠祈求平安的铭文。透过这些铭文,今天的人们似乎可以看到,当年笔架山下窑火通红,装满瓷器的船队沿江出海的盛况。
魅力潮州•铁枝木偶
铁枝木偶也叫铁线木偶或阳窗纸影戏,是流行于广东省东部的民间傀儡剧种,演出时用木偶身上的铁丝完成操纵动作,这是铁枝木偶的最大特点。由于它发源于潮州地区,也有人称它为潮州木偶戏。
采访:这种艺术最明显的就是还保留着原来皮影戏后面的操纵那种方法,与杖头木偶、提线木偶不一样,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其他木偶剧种里面是很少见的,而且它保留了从皮影那种变化沿革这样一种形式。
最早的铁枝木偶是从纸影戏发展而来的,艺人们操纵偶像在透明的箱子里面表演,方法上与皮影戏大致相同,所以称为阳窗纸影。到二十世纪初,潮州一带的铁枝木偶戏班纷纷参照当时的戏剧舞台,改用绣帘作为幕布,台上再摆上小桌子、小道具用于表演,偶身也改用木头削制,曲调改唱潮剧曲目,至此潮州木偶戏就初步形成了。
铁枝木偶的偶头使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分,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
戏班演出时先要搭建舞台,台上铺着草席,操纵木偶的人盘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资历较浅的艺人,叫中剧,左侧的人,叫副剧,是操纵偶人的第二把手,位于台上右侧的,叫正剧,是戏班的核心人物。现在潮州一带流行的方言中,还把“持正剧的”比做一个单位的负责人。
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九人组成,操纵、演唱、伴奏各三人,剧中角色多的时候,操纵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木偶戏班大多由家庭组成,大班多时有十几个人,小班只有五、六个人。
潮州市金石镇有个铁枝木偶戏班,六十多岁的陈细妹是这个剧团的团长,而团员都是他的家庭成员。1993年,陈细妹带领这个团出访德国,他们出神入化的精彩表演,在德国引起了轰动。国际知名的木偶艺术评论家总结了铁枝木偶的三大特点: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表演技艺和优美的音乐唱腔。
采访:德国有一个戏剧专家,叫布海格,他说:中国真了不起,把埋在土里面的艺术瑰宝把它挖出来,擦亮了,现在放在欧洲发光。
陈细妹的木偶团出了名,在德国十六个城市的演出,都受到了广泛欢迎。后来,他们又在1996年再访欧洲,先后到过匈牙利、荷兰、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在亚洲参加了泰国举行的国际木偶节。2001年,陈细妹木偶团应邀参加了香港艺术节,还赴澳门等地巡回演出。
潮州是铁枝木偶的故乡,许多海外的潮州人从小是听着潮剧的唱腔,看着木偶戏长大的,对铁枝木偶有一种无比亲切的感情。当陈细妹的木偶团来到他们居住的地方时,那种对家乡的眷恋,化为对铁枝木偶的热爱。每当陈细妹回忆起海外潮州人对木偶戏的那种感情,总是感慨万分。
采访:(他们说)你就把你的木偶艺术在这里演就可以了,后来还送我这把扇子,上面写着“为潮剧发光、为国争光”,为潮剧增光添彩。这是香港同胞送的扇子,价值连城,这把扇子是潮籍乡亲亲自送来的,亲自送来的啊。
木偶戏最受孩子们的宠爱,而在陈细妹的孩子眼中,从小木偶就是他们的玩具。十几年以后,这些孩子很可能又是一代杰出的木偶艺人。
陈细妹的木偶戏团还尝试着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融入剧目,尝试用木偶艺术反映潮州今天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他们新创作的节目:潮州大锣鼓。
今日潮州•新潮州
对于海外的潮籍华人来说,潮州是三山一水环绕的古城,是优雅古朴的乡音,是梦里萦绕的亲人。而对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的潮州人来说,潮州是焕发了青春的古城,是发生了巨变的土地,是充满美好希望的家乡。
1991年,潮州成为中国的地级市以后,开始制订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战略。十年间,城区面积由原来的八平方公里扩大到三十二平方公里。在建设新区的同时,潮州古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老城区已经成为外地人观光旅游的必到之地。古老的城墙、城楼,走出过进士、状元的街巷,以及遍布全市的历代名胜古迹,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为了与新的城区建设配套,潮州市大力加快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十年前,一位官员到潮州上任,出了汕头不久,公路立刻变得狭窄颠簸,随行人说潮州到了,这位官员感慨万分。十年以后,潮州大地上铺设了铁路,修通了高速公路,建设了停泊万吨货轮的港口。现在从潮州出发,驶上平坦宽广的高速公路,两个小时可以到深圳,五个小时到广州,三个小时到厦门。
在潮州的新城区里,规划有序的交通干道与支线道路连接成网,一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一些老潮州从海外返乡,怎么也认不出这就是自己原来的故乡。
真切感觉到家乡变了的,还是生活在韩江两岸的潮州人,他们从每天都出出进进的大街小巷,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感受到一天天在变化的新潮州。
这位居民告诉我们,他自己花几十万元钱买下来的这套房子有150多平方米,供全家三口人居住。这位居民还告诉我们,后面那栋楼里还有与他同单位的十多个人,也像他一样,买下了自己的房子。
现在,潮州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20平方米,农村的人均居住面积比城市还要大。
五十年前,潮州几乎没有现代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发展,潮州已经形成了食品、陶瓷、服装、电子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格局。
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潮州电子工业的龙头企业,三十年前,它还是一个街道创办的竹器加工厂。
采访:那个时候竹器厂就想能不能做电子。但什么是电子呢,找来找去,最简单的就是那个电阻器,拿一个电阻器敲开来看,里面有陶瓷。潮州对陶瓷还是比较熟悉,当时就说这个陶瓷我们能不能也来做电阻器,因此引发了做电阻器的念头。
当时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一锤子砸开的小小电阻器,却砸出了一个年产值达到六亿元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现在的三环集团不但生产传统的各类电阻元件,也生产氧化铝陶瓷基片、光纤连接器瓷芯等高新技术产品。
像三环集团这样的大型现代企业,潮州市还有几十家。
在潮州,既有生产工业用品的企业,也有生产民用产品的工厂。有的企业还是出口贸易的大户,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2002年,潮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00多亿元,从1991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递增13•62%,大大高于全国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总值。
潮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的美誉,潮州人爱读书、重教育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德。潮州现在有大学1所,中学138所,孩子们在这里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在潮州的乡镇,最好的房子不是行政办公楼,而是传出琅琅书声的学校。
潮州处在粤、闽、赣三省交界的位置,离台湾省只有185海里的距离。为此,潮州市作出了建设广东省东大门的战略决策。
采访:我们想通过区域的优势,区域的合作,来扩大潮州发展的空间,所以东大门的发展战略,不单单是经济上的考虑,更多的是考虑培养潮州人开放的意识,开放的势态,还有新的形象。
这块1400年前始称潮州的土地,今天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迈出坚实的步伐。新世纪的潮州,将是一个走向世界的新潮州。 |
Mài pàng-khì lù--âi huàng-siŏⁿ. Tng huàng-siŏⁿ bô tŏ--àu, lú huáng hó seⁿ-tshûng, tăng sûi-seⁿ iû-sí.
---- Bé-kiok Thóu-ung
勿放弃汝其幻想。当幻想无在了,汝还好生存,但虽生犹死。 ——马克•吐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