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佳音:「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

「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
原地址: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I0002/87709/web/#02

「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一)

          

【翁佳音】

一,牽手有問題

臺灣人有時候會把自己的太太暱稱為「阮牽手(goan-khan-chhiu)」、「阮牽的(goan-khan-e)」;尊稱對方太太:Lin khan-chhiu,娶妻則為:chhoa-khan-chhiu。「牽手」一詞,長期以來被說成是源自臺灣平埔族語。這個「歷史敘述」或「史實」,臺灣史研究者似乎多無異詞,大有成定論之勢。 然而,若邁出本島而環視島外與外國,卻可發現:金門、海峽對岸的中國廈門一帶,以及東南亞世界的漳泉語系華裔社會中,也有「牽手」詞彙。我們馬上遭遇一個嚴酷問題:國外的牽手,是否由臺灣傳播出去?

「牽手khan-chhiu」來自臺灣平埔族的「番」語或「番」俗的說法,究其實,並非由戰後的臺灣人所提出來,源頭可追溯至十七世紀末清朝在臺的官僚與文士。那麼,有無可能因大清中國統治之初,對皇帝與宦遊來此地的官僚來說,臺灣畢竟為「自古不屬中國」 的新附之地,致使他們對臺灣社會文化之論述,多少存有他者認識的成分?

上述兩點,應為臺灣史值得探究的問題之一。進而,迄今為止,學界在牽手語源問題上,多少是無批判地繼承清代官僚論說。其實,不只牽手一詞,其他臺灣近代初期史上的慣用語,如:土地丈量單位的「甲」、傳統社會頭人「甲螺」,以及贌社的「贌」字、「臺灣」地名的名源等等,論者亦似乎多圍繞在所謂南島語、荷蘭語之影響,或者直接以漢字字面意義牽強附會,而輕忽近代初期中,這些慣用語事實上亦反映臺灣與其他世界有密切聯繫。

本文因此試圖以考證「牽手」的名源為主軸,對以上問題提出初步解答。既言考證,如傳統史家之瑣碎徵引史料,自然不可避免。但筆者初衷仍在透過考證,從中發掘有意義之近代初期臺灣社會文化史一面;除進行名源學辯正外,本文進一步藉此提出「大福佬文化圈」的研究範疇與解釋概念,筆者將於文末,略論這個談不上新舊、卻多少有負面意義(chauvinism)的研究概念,對臺灣近代初期史,甚至是往後歷史時期的建構與詮釋,仍具有相當程度之效力。

「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二)

         

【翁佳音】

二,「牽手」的世界

1,馬尼拉最早出現「牽手」文獻

如果檢閱中外文獻,「牽手」一詞之出現,很遺憾,最早並非始自臺灣。就目前所知,大概是1587年之後,在亞洲傳道的西班牙宣教師,就曾與漳州漢人通事合作翻譯有關基督教教義。約1605左右在馬尼拉漢人澗內(Parian)印書局所刊行的《基督教教義Doctrina christiana》一書,其中述及天主教七聖事(Los Siete Sacramentos)時,有:

第七件, 馬直文吽, 是 巴禮 共 人 牽 手
tei chit kia Matimonio si Pare cang lang can chiu

荷蘭來頓大學所藏1606年左右刊行的同類文獻中,亦有:

第七件大微妙之事,乃淨水者牽手嫁娶之沙膠覽民廚

上舉兩條資料,都是指菲律賓天主教神父(巴禮=Padre)在漢人社會主持信徒婚配(Matimonio=Matrimonio)的聖禮典,是替「淨水者(受洗禮者)」「牽手嫁娶」,牽手當動詞用。同時代,即大約1617年前後編成的手稿本「漳州話西班牙語語彙」, 收錄有一詞條「can chiu」,除照字面釋義為「拉手、牽手」之外,還解釋為海外漢人(Sangley)的「結婚」。 可見就文獻紀錄上,菲律賓地區早於臺灣使用牽手兩字。著名的故史家方豪神父老早就注意到這方面文獻,他甚至因此認為臺灣「稱結婚為『牽手』,疑從呂宋傳來」。

換句話說,十六世紀中葉、十七世紀初,亦即近代初期(Early modern)史上,到海外營生或移民的福建漳泉族群圈中,尤其是漳州海澄人聚集大本營的菲律賓呂宋(馬尼拉)社會,早已存在作為動詞用的「牽手」一語。因此,若堅持主張該語起源於我們臺灣傳統的說法,勢必要解釋菲律賓漢人社會圈流行的「牽手」,是由臺灣原住民傳播過去,然後再傳到東南亞其他地區如新加坡、印尼等地。如此論述,恐怕相當勉強,方豪神父的說法因此有他部分的道理。

2,「牽手」之意與使用此詞的地區

如本文第四節將論述的,臺灣文獻最早出現牽手之語,大約在十八世紀之初。與菲律賓呂宋漢人社會用法一樣,臺灣剛開始也是指(原住民的)婚配、結婚。當然,這不是論定臺灣民間是十八世紀以後才有這個詞。筆者想指出的是:至少,從文獻立場,以及從下文的論證來看,我們幾乎無法確證牽手是臺灣原住民語言的獨特起源。

菲律賓、臺灣之外的東南亞世界,如東部的新加坡、印尼地區之漢人移居社會,當然也有這種說法。 十九世紀後半葉,金門人林豪〈戲詠南洋方言〉中,有「牽手」一首,題下雖有注:「夫婦常稱也」,但詩內容云:「女蘿牽菟絲,攜手成鴛侶。妻貴而夫榮,以身皆妻有。出入必相牽,如倚左右手」,顯見所謂「南洋方言」中的牽手,依然是「攜手成鴛侶」、「出入必相牽」,為夫妻、結婚之意。有人因此指稱金門方言中的牽手,是金門人移民南洋(菲律賓、新加坡等)交流過程中所產生,是屬於閩南話的南洋方言(馬來語),與所謂臺灣原住民語的牽手,同樣屬於南島語系。

中國本土的廈門一帶,近百年來也有這種用法。

臺灣與金門方言的「牽手」,是否真屬馬來語,下一節會討論。不過,由上所引資料,我們大概可得到一粗略印象:「牽手」一語,應非純粹中國本土的「福佬話(或廈門話)」, 而且,「牽手」似有兩、三種詞義。這個印象,可由目前流行的廈門話辭典得到旁證。例如,十九世紀末,由荷蘭人G. Schlegel在福建所蒐集、編輯的大部頭荷漢(漳州音)辭典《荷華語文類參》中,結婚、妻子等條的釋義中,並無一語涉及牽手。 1873年英人杜嘉德牧師(Rev. C. Douglas)編輯之《廈英大辭典》中,雖收有「khan-chhiu」一詞,不過詞彙僅解釋成如字面:拉著手(to take by the hand; to lead by the hand),其下有一條「goan khan-chhiu- -e, my wife」,才有妻子之意。 1930年代末期,由廈門天主教西班牙神父編輯、香港出版的《華班辭典》收錄有此詞,釋義為:「牽或拉另一人之手;以手招呼;結婚」,卻無妻子之意。

事實上,根據十九世紀末在印尼任職漢語(漳泉語)通譯的荷蘭人所編之《廈荷字典》,就已反映此語是海外漢人的用法。字典中,除有「Sa k'an ts'iu相牽手」,與其他詞典相同,為字面拉手之意外,另有獨立兩詞:

k'an ts'iu / 牽手:娶妻,國外用語。
k'an hoan po / 牽番婆:娶外國妻,輕視的用法。

由此可窺見,近代初期以來,涉外關係頗深的閩南沿海府縣,或僑寓印尼等南洋地區的漳泉人語言世界裡,「牽手」等於在中國本土之外娶妻之謂。福建漳泉地區人民娶妻(chho?-bo‧),本來應不用或甚少使用此語。因此,推測「牽手」是由漳泉人民海外營生,因緣際會而流行之語,然後再回傳至福建漳泉本土,應屬合理之見解。值得注意的是,漳泉語系之外,同樣與海外移民關係密切的潮州、客家語系,他們語言系統中,並無「牽手」的用法。 「牽手」可謂係漳泉語系的獨特語言文化產物。
~未完,詳文請見下一期電子報~
我有疑問:
曾見人說牽手來自平埔語,卻未見舉平埔語何族之語音的妻子發音類似 khan tshiu這種音。
今又有人說來自南洋話,網上查一下馬來語有bini; isteri 這兩種說法,也跟牽手無關。

誰來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