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的福州方言 [c]

淡出的福州方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8b8d30100bj0g.html
    方言的演进代表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口的流动和泊来语的引入,福州方言也在不断地演变。有些方言已淡出不再流行或已被新的方言所替代,甚至不再使用。

称谓方言:

【会伯会母】同事、同学或朋友的父母旧时称称呼。现被【叔叔阿姨】替代了。

【斋友】同学旧时称为斋友,现称【同学】。

【先生】教书老师旧时称为先生,现称【老师】。

【奴】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旧时对自己谦称为奴,现自称【我】。

【堂顶】饮食店服务员旧时称为堂顶,现被【服务员】替代了。

学习方言:

【去斋】旧时称学校为书斋,上学称为去斋,现称【上学】。 (現在有人用'讀書'來代替, 而非'上學')

【上堂】上课旧时为上堂,现称【上课】。(依然有在用, 替代詞非'上課', 而是'讀書'或'去學校')

【水笔】毛笔旧时称水笔,现称【毛笔】。

生活方言:

【洋楼厝】砖混结构的楼房旧时称洋楼厝,现被【砖混结构或大楼】取代了。

【粪坑马】厕所旧时称粪坑马,现称【厕所或洗手间】。

【洋油猴】煤油灯旧时称洋油猴,后称【煤油灯】,现此物少见。

【自鸣钟】能报时的钟旧时称自鸣钟,现已淡出。

【鞋套】旧时通指雨鞋,后称【雨鞋】。

【涂头油】一种养护头发的油旧时称涂头油,现被【发乳】等现代产品所替代。

【明胶】一种固定头发用的发胶旧时称名胶,现被【摩丝】等产品所替代。

【汗巾】用于擦汗的小手绢旧时称汗巾,现被【纸巾】等产品所替代。

【鲎鸡】一种用于大家庭盛锅里的饭菜的厨房用具旧时称鲎鸡,现已淡出。

【火笼】一种以木炭为燃料用于暖和身体的竹编暖器旧时称火笼,现被【热水袋及电暖器】等所替代。

【汽灯】一种可打汽的照明灯旧时称汽灯,现已淡出。

【面桶】用于洗脸的木制盆旧时称面桶,现被搪瓷和塑料产品所替代,通称【脸盆】。

【勾桶】一种单边提手的小木桶旧时称勾桶,现已淡出。

【高矮桶】旧时家庭一种木制的卫生器具,现已淡出。

【水管】以毛竹为原料制作,用于家庭舀水的水舀旧时称水管,现被塑料制品替代。

【袜箍】旧时由于长统袜弹力不够需配袜箍,现已淡出。

【街遛】没有事在街头瞎逛的人旧时称街遛,现通称【逛街】。

【起扇】建造房屋封顶旧时称起扇,现称【封顶】。

【米证、米票、菜证和商品购买证】计划经济时代居民生活按证和票供应,现已淡出。

【钱声】商品价格,或指余款旧时称钱声,现已淡出。

【正来路】正宗进口的物品旧时称正来路,现称【进口货】。

【下路人】泉州、厦门区域的人旧时称下路人,现已淡出。

【马路靠】自行车新手不会上车,利用马路与人行道的高差上车称马路靠,现已淡出。

【偷料】旧时指专门拐卖儿童的人贩子,现被【人贩子或拐带】替代。

量词方言:

【叫】沽酒用的量器旧时称为叫,半斤为一叫,现已淡出。

【打】该量词原为泊来语,现已淡出。

行当方言:

【盘架】盲人按摩旧时称为盘架,现称【按摩】。

【舀粪】旧时农村有人到城里收购居家粪便称舀粪,现被【环卫所】替代。

【补球鞋补鞋套】旧时有沿街修补球鞋和雨鞋的行当,现已淡出。

【补鼎补箩盘】旧时有沿街修补铁锅和脸盘的行当,现已淡出。

【箍桶】旧时有沿街修补木盆、木桶的行当,现已淡出。

【嵌碗担】旧时有沿街修补瓷碗瓷盘的行当,现已淡出。

【补伞】旧时有沿街修补纸伞的行当,现以修布伞取代。

【修理椅桌】旧时有沿街修理家具的行当,现已淡出。

【牛厝】旧时指专门为倾斜的木屋纠偏的行当,现已淡出。

【翻盖】旧时指专门修复陶瓦屋顶漏雨的行当,现已淡出。

【扛轿打京鼓】旧时指一种为红白庆典抬轿和奏乐的职业。现在抬轿在旅游景点可见,打京鼓演变为多人的【鼓乐队】。

【旧家私收买】旧时指收购旧家具的行当,现通称【废品收购】。

【汽龙车】旧时消防为人力救火,后发展为汽车消防称汽龙车,现称【消防车】。

【汽龙哥】旧时指消防员为汽龙哥,现称【消防员】。

【药材店和西药房】旧时指中药店为药材店,西药店为西药房,现通称【药店】。

【二盘商】计划经济时代指倒卖商品的小商人,现已淡出。

【影影戏】旧时称电影为影影戏,现称【电影】。

【抬车】旧时称拉人力车的行当为抬车,现已淡出。

【打铁杆卖膏药】旧时称在街头靠卖艺卖膏药的行当为打铁杆卖膏药,现已淡出。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先生】教书老师旧时称为先生,现称【老师】” —— 何時“现称老师”了?還是“先生”
“【上堂】上课旧时为上堂,现称【上课】。(依然有在用, 替代詞非'上課', 而是'讀書'或'去學校')” —— 還是“上堂”吧
“【鞋套】旧时通指雨鞋,后称【雨鞋】” —— 還是【鞋套】啊
“【面桶】用于洗脸的木制盆旧时称面桶,现被搪瓷和塑料产品所替代,通称【脸盆】” —— 羅源用“面盆”。我很好奇,福州話講“臉盆”怎麼講得出口
Ĭng cĭng-lī, dáik cê̤ṳ-iù
因眞理,得自由

民俗學家寫的.... 不能太較真

且這些民俗學家的普通話民族共同語的情節還是很深重的.

先生/老師  現在還是講'先生'. 江老師 講 江先生, 無人講 扛老豬
上堂/上課  '上課'現在也見有人用, 但不如'上堂'普遍, 不說'上堂'的人一般用'讀書'來替.
鞋套/雨鞋  '鞋套'很少用了, 20多年來, 我只有一次聽過一個老人講這個詞.
面桶/臉盆  '面桶'也有用, 但那是桶. '臉盆'是盆, 我小時候洗臉用的是盆, 講'面盆/洗面盆(méng-tē̤ng/sā̤-méng-buòng)'. 當然, 有的人洗臉用桶, 先洗臉, 再將腳放到桶裡泡, 那叫做面桶/洗面桶(méng-tē̤ng/sā̤-méng-tē̤ng)

我轉的時候只是將它當材料收藏, 本來有打算註釋下, 見錯誤太多, 就放棄了. 看來註釋還是有必要, 以正視聽.


【去斋】旧时称学校为书斋,上学称为去斋,现称【上学】。
現在有人用'讀書'來代替, 而非'上學'

【上堂】上课旧时为上堂,现称【上课】。
依然有在用, 替代詞非'上課', 而是'讀書'或'去學校'

【洋楼厝】砖混结构的楼房旧时称洋楼厝,现被【砖混结构或大楼】取代了。
洋樓厝現在不用, 一般用'磚厝'

【粪坑马】厕所旧时称粪坑马,现称【厕所或洗手间】。
不用洗手間, 用廁所或衛生間, 私宅的'廁所'一般稱'衛生間', 我慣用'湯房'

【涂头油】一种养护头发的油旧时称涂头油,现被【发乳】等现代产品所替代。
依然有用涂頭油, 或直接用華語讀髮乳

【明胶】一种固定头发用的发胶旧时称名胶,现被【摩丝】等产品所替代。
直接用華語讀摩絲

【汗巾】用于擦汗的小手绢旧时称汗巾,现被【纸巾】等产品所替代。
手帕手絹依然稱汗巾, 紙做的稱紙巾.

【鲎鸡】一种用于大家庭盛锅里的饭菜的厨房用具旧时称鲎鸡,现已淡出。
正寫為 鱟桸

【火笼】一种以木炭为燃料用于暖和身体的竹编暖器旧时称火笼,现被【热水袋及电暖器】等所替代。
熱水袋稱湯壺

【水管】以毛竹为原料制作,用于家庭舀水的水舀旧时称水管,现被塑料制品替代。
即使是塑料品, 依然稱水管(cūi-guōng)

【偷料】旧时指专门拐卖儿童的人贩子,现被【人贩子或拐带】替代。
不說人販子, 依然說偷佬(偷料)或拐帶, 且偷佬反而比拐帶常用

【打】该量词原为泊来语,现已淡出。
依然在用

【汽龙车】旧时消防为人力救火,后发展为汽车消防称汽龙车,现称【消防车】。
【汽龙哥】旧时指消防员为汽龙哥,现称【消防员】。
依然有用, 消防員幾乎不用. 消防隊也稱汽龍哥

【药材店和西药房】旧时指中药店为药材店,西药店为西药房,现通称【药店】。
藥店一般說藥茶店, 但藥店也有用, '西藥房'我無聽過有人用.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原帖由 lumiere 於 2010-10-11 02:56 發表
“【先生】教书老师旧时称为先生,现称【老师】” —— 何時“现称老师”了?還是“先生”
“【上堂】上课旧时为上堂,现称【上课】。(依然有在用, 替代詞非'上課', 而是'讀書'或'去學校')” —— 還是“上堂”吧
“【鞋套 ...
【先生】到现在还没见过福州方言有称“老师”的,还是通称“先生”。
【上堂】罗源还是用旧称,其他地方一样吧?【去学校】罗源称“去书学”。
【鞋套】在罗源城关还是用旧称,乡镇下面有称“水kuo”的。kuo--靴子的意思吧?
【面桶】罗源城关叫“peing盆”和“箩(锣)盆”(可能跟材质有关吧,搪瓷和铜铝的区别),洗脚的一律叫“胩桶”,由此看来古老的那种木质的洗脸盆一定也叫“面桶”吧?
閩縣話是講 雨靴 ṳ̄-kuo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