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僥”讀若“囂”

“僥”的讀音很多同音字彙都不收。在一些方言記錄中,這個字讀如“囂”,或者說讀如“曉”之平聲,多用於“僥倖”一詞中。比如:

江西黎川(贛)hiau 陰平
江西鉛山(贛)ɕiau  陰平
江西餘干(贛)ɕiɛu  陰平
江西高安老屋周家(贛)ɕiɛu  陰平
安徽宿松(贛)ɕiau  陰平
湖南婁底(湘)ɕiɤ 陰平
湖南湘潭(湘)ɕiaɯ 陰平
湖南桃江高橋(湘)ɕiɔ 陰平
湖南城步儒林(湘)ɕiau 陰平
江西廣豐(吳)xiɤɯ 陰平
廣東梅縣(客)hiau 陰平
廣東五華(客)hiau 陰平
廣東龍川佗城(客)ʃɛu 陰平(“曉”讀 ʃɛu 上聲)
廣東廣州(粵)hiu 陰平
廣東增城(粵)hiu 陰平
廣西昭平(粵)hiu 陰平
廣西邕寧四塘(平)hiu 陰平
福建浦城石陂(閩)xiau 陰平
福建福安(閩)hieu 陰平
福建廈門(閩)hiau 陰平
廣東澄海(閩)hiou 陰平

一些早期的地方韻書收有此音。比如福州話韻書《戚林八音》“僥”字列燒韻非母(嬌韻風母)上平調,同音字有“徼嘵驍澆磽婋梟”;福安話韻書《安腔八音》“僥”字列燒韻熹母上平調,同音字有“徼嘵磽梟猇鴞囂”等;泉州話韻書《彙音妙悟》“僥”字列朝韻喜母上平調,同音字有“驍鴞”;再比如陸懋修編著的蘇州話方言字書《鄉音字類》①“僥”有二音,其中一音同音字有“交茭蛟鮫郊膠姣驕嬌憍憍澆徼儌薅”,另一音同音字有“鴞梟驍枵囂歊嘐嘵”。

可能的本字有“僥憢憿徼儌”等字。《廣韻》“僥”字衹有五聊切,“僬僥,國名,人長一尺五寸,一云三尺。”《廣韻》古堯切有“憿”字:“憿,憿幸,或作儌,又作僥倖。”《集韻》“僥”字有四個反切:“僥憢儌,僞也,或从心从敫,堅堯切;僥,僥倖,求利不止兒,吉了切;僥,僬僥,國名,而由切;僥,說文南方有焦僥,人長三尺,短之極,倪幺切。”1949年8月商务印书馆初版的《国音字典》“徼幸”的“徼”有阴平、上声二音,前字讀平聲意爲覬求非分,前字讀上聲谓獲得意外之利益,或獲免於不幸之事。在有的字典中,前字讀上聲時或寫成“儌”“僥”,後字或作“倖”。現在普通話“僥倖”讀 jiǎo xìng ,“僥”的上聲讀法來自《集韻》吉了切。黎川等地“僥”讀如“曉”之平聲,應來自《廣韻》古堯切或《集韻》堅堯切,這是個見母蕭韻平聲字,本應與“澆”字同音。類似的有“驍”“梟”二字,《廣韻》均爲古堯切,本來也應讀同“澆”,但現在普通話都讀同“囂”了。

在很多方言中,“澆”字也有二音。石汝傑《明清時代吳語形容詞考釋》提到了意爲“薄”的“澆”字。他說:“澆,《廣韻》平聲蕭韻古堯切:‘沃也,薄也。’‘梟’也在此小韻,同音。現代則都讀同曉母,音同‘囂’……《韻畧匯通》和《韻畧易通》的蕭豪韻下:‘囂、澆、梟、枵’排在一起,說明這一變化已經完成(‘澆’爲‘薄’也)。”張鴻魁《釋“虛篢”並論俗字“囂”——〈金瓶梅〉俗字訛字例釋》(《中國語文》2009年第4期)也有類似的說法:“近人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長沙方言續考》中說:‘今長沙謂布帛不堅緻曰澆,音如囂。’其實,明代著名韻書《韻畧易通》中,‘澆’就有兩種音義(均見蕭豪韻):向母平聲‘澆,薄也’,跟‘囂’‘枵’同音;見母平聲‘澆,水沃灌也’,跟‘驕’‘交’同音。前一音讀,明末畢拱辰《韻畧匯通》加注反切‘許驕’切;清初周雲熾《韻畧新抄便覽》加注:‘此字古堯切,或音囂’。這些記錄表明,至遲在明代中葉,‘澆’已成爲多音字。‘沃(澆灌)’義讀古堯切,‘薄’義讀許驕切。同一個字形,表示的是兩個音義不同的詞。”

在明代韻書《韻畧匯通》和《韻畧易通》之前,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已經存在見母蕭韻字讀如曉母的現象。該書第十一蕭豪韻的“平聲陰”有以下幾字:“梟鴞囂枵驍歊”。蕭韻見母的“梟驍”和宵韻曉母的“囂枵歊”與宵韻云母的“鴞”同音。

“澆”“僥”的曉母讀音在某些方言中可能消失了。比如威妥瑪《語言自邇集》(1867年)記錄的19世紀的北京話中“澆”字有hsiao[ ɕiau ]/chiao[ ʨiau ]二音,但現在未聞北京“澆”有“囂”音。1877年左右的《鄉音字類》記錄的蘇州話“僥”字有見母平聲、曉母平聲二音,後來的《一百年前的蘇州話》衹記錄了見母讀音,《蘇州方言志》(葉祥苓)、《蘇州市方言志》(張家茂、石汝傑)也衹記錄了見母平聲讀音。


①《鄉音字類》大概就是《鄉音字彙》。方言中“彙”讀如“類”的現象頗有所見。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11-10-1 18:25 編輯 ]
「僥倖」一詞在三鄉話中屬粵音文讀詞,讀作 hiu53 hang33。三鄉閩語沒有 ing 韻,鄉人講粵語時,輒以對應的 ang 韻代之。

三鄉能接收香港的無線廣播之後,三鄉話粵音文讀詞與日俱增,鄉人講粵語也開始用 ing 韻。

在三鄉,閩音地位岌岌可危。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媒體教育的普及,要保持過去的特點也越來越不容易了。
憿澆讀囂... 幾乎六南都含蓋了.
'澆'這個字在閩縣話口語裡用不到, 我也是後來看韻書的時候才看到的, 當時的確感到很疑惑.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感覺“梟驍”讀曉母分布最廣,其次是“澆”,再次是“僥”,跟北京話的變化一致。

“僥”在漢語中能見到好幾種讀音,包括見母平聲、見母上聲、曉母平聲、曉母上聲,可能還有其他的讀音。

“澆”讀曉母分布也非常廣泛,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第660葉列出了客家 hiau 、福州 hieu 、北京 ɕiau 。方言常用“澆”表示薄或不結實,所以這個曉母讀音保存得還不錯,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這種讀法。

“梟驍”口語基本不用,讀音有受官話影響的可能。普通話演變不規律的地方,現在方言往往也跟著不規律了。當然也未必都是普通話或官話的影響,可能這種方言本來就是這麼變的。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就說:“‘梟’在(高)麗跟境內方言讀的好像古音有 xj- 。”
再看了下,北京“澆”應有曉母讀音。

《北京方言詞典》(陳剛)第292葉收以下二詞:
xiāobao 蕭薄 蕭條,冷落。|街面上挺~。
xiāobáor 綃薄兒 極薄。|字典紙~~的。○枵薄兒、澆薄兒、削薄兒

xiāobao不清楚本字是否“蕭薄”,但xiāobáor即是“澆薄兒”。
原帖由 在山 於 2011-10-1 18:18 發表
“澆”讀曉母分布也非常廣泛,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第660葉列出了客家 hiau 、福州 hieu 、北京 ɕiau 。方言常用“澆”表示薄或不結實,所以這個曉母讀音保存得還不錯,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這種讀法。
想不起來閩縣話有用'澆'表示'薄'的... 不過有一個詞 hieu1 lie2 是離奇或故意表現與眾不同的意思.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回復 #7 Nguang 的帖子

福州“僥”“澆”讀 h 的我沒見過(高本漢提了一下“澆”),頂樓就沒列,衹是提了一下《戚林八音》的記錄。hieu li 其他方言中我也沒見過。

《梅縣方言詞典》有個“梟” hiau 陰平(人品行不好,缺德:這隻人死~|~心肝),並收“梟惡”hiau ok(強橫而惡毒)。《雷州方言詞典》也有個“梟”hiau 陰平(沒有情義、沒有良心),並收“梟險”hiau hiam (不講信義,奸險訛詐)。

廈門的 “hiau心”是變心之意,hiau 陰平 似乎是來自翻或掀的動作。在漢語方言中,用語音同“囂”的說法表示掀、翻、推的方言也不少,比如蘇州、泰興、萍鄉、長沙、丹寨、成都、海口。舊白話小說常寫成“梟”[扌梟]什麼的。《雷州方言詞典》的 hiau 陰平 釋爲搜查,其實就是亂翻。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11-10-1 21:19 編輯 ]
hiau陰平 釋爲搜查,其實就是亂翻

這個hiau閩台也是搜查之意,
不能說是"亂翻",應該就只是中性的"翻或掀的動作"

"hiau心"直接來自hiau反/hiau負...表示反悔/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