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語
- 廣東中山三鄉閩語 粵語
  
|
1#
发表于 2012-5-3 11:23
三鄉話稱「餡」為「aʔ2」
三鄉話稱「餡」為「aʔ2」。
《廣韻》似乎並無「餡」字。《康熙字典》:
《字彙》胡鑑切,音陷。凡米麫食物,坎其中,實以雜味,曰餡。或作䭑。 查《漢字古今音資料庫》,三鄉話部分並無關於「餡」「䭑」兩字的資料。
《廣韻》「䭑」讀上聲,來母 琰韻; 反切上字良 下字冉。跟三鄉話現實的「aʔ2」(入聲 0母 aʔ韻)出入頗大。
在未能確定「aʔ2」字寫法的情況下,我仿台灣的做法,權借「餡」字表之。理由之一,是「胡」有0母的讀法;理由之二,三鄉話鼻音韻尾丟失的例子並不罕見。至於入聲方面,我尚未掌握相關資料。
[ 本帖最後由 tpyao 於 2015-8-31 15:51 編輯 ] |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