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版,〈卷之一(風土志第一):風俗〉,《香山縣志》,知縣鄧遷(修),黃佐(輯):邑民上稟風氣,下鍾水土,故其氣輕,其質柔,其音唇舌、其聲羽、其調,十里而殊,故有東話,有客話。
客話,自城內外及恭常之半為一,通於四境。東話,良字之半及龍、得、四、大等為一外,有谷字、黃旗角愈侏「亻離」,近於潮閩,譯以客話乃通。城中近於廣而近正音,黃旗之半及大攬近順德,又其半及黃梁、古鎮近新會,亦皆曰客話。 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卷之一(輿地):風俗〉,《香山縣志》,知縣申良翰(修),歐陽羽文(輯):邑民稟山海之氣,土薄水駛,其氣清,其質柔,其音唇舌,其聲羽,其調,十里而殊。或有客話、東話。客話,自城內外及恭常之半為一,通於四境。東話,良字之半及龍、得、四、大等為一外,有谷字近於潮閩,譯以客話及通。城中或近於廣而音稍重,惟小欖音近郡城,黃旗之半近順德,又其中及黃梁、古鎮近新會。 乾隆二十五年(1750年)版,〈卷三:風俗〉,《香山縣志》,知縣暴煜(修),李卓揆(輯):邑民稟山海之氣,土薄水駛,其氣清,其質柔,其音唇舌,其聲羽,其調,十里而殊,有客話、東話。客話自城內外及恭常都之半為一,通於四境,類郡城而少濁,近於正音。東話,常都之半及龍、德、四、大等都為一。小欖及黃旗都之半近順德,又其半及黃梁、古鎮近新會,亦皆曰客話,惟谷字都近於潮閩,譯以客話乃通。 (句讀的標點符號若有標錯的話抱歉。)
(香山縣的都坊:仁厚坊=縣城,良字都=南區環城一帶,黃旗都=東北部黃圃等地,大欖都=西北部小欖等地,龍眼都/隆都=沙溪、大涌,谷字都=三鄉等地,得能都=張家邊/火炬區一帶,四字都=南蓢鎮北部(欖邊一帶),大字都=南蓢鎮南部(南蓢墟一帶),恭常都=珠海本部、澳門,黃梁都=斗門,另資料中提到的黃旗角目前為廣州南沙區黃閣鎮)
似乎很早三鄉話就被認為比其他中山閩語更接近福建、潮州。
另外早期似乎都將閩語稱作東話,粵語稱作客話,不知道這些說法是否還保留?我是沒印象我們南蓢仍有這些說法(也可能只是我沒聽過)。
還有就是黃旗角跟良字之半這二地方似乎已失卻或被同化?乾隆方志就再沒提到這二地。
[ 本帖最後由 閩唐 於 2014-12-22 19:13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