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福州方言叫卖变少 沈老伯建议记录留下 [copy]
http://news.dnkb.com.cn/archive/info/20090506/174725932.html
1950年,沈耀星在福州一所有名的中学读高一。为了活跃气氛、抖擞抖擞精神,当时这个班级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上第一节课前大家先来回忆一下“福州的早晨”。
“我是班上的文体委员,要先起个调,然后大家来和声。”沈耀星笑呵呵地说,“福州的早晨怎么个回忆法呢?就是开课前先组织同学叫卖声,全部用福州方言来喊。”
“卖虾酥、蛎饼、咿呀鬼(油条)!”这句由自己起调的早点叫卖声,沈耀星至今还能学得惟妙惟肖。那时候,文体委员一开口,班上的各种叫卖声就马上活泼地沸腾开了。
时隔50多年,沈耀星已成为一位74岁的老者。他从学校毕业后就前往广州长期工作,但乡音未改,还一直惦念着老福州的叫卖声。今年 “五一”节探亲回榕时,他和亲友们谈起了老北京的“叫卖团”。“叫卖团可以留住过去的叫卖声,挺好的啊,为什么福州没有人也来组织做这样的事情?”老沈说。
这个想法得到了亲友的共鸣。他的堂弟沈晏腾还凭着回忆整理了一份老福州叫卖行当的名录(约四五十种),请堂兄、姨夫、姨妈和舅妈一起来回忆这些方言版的叫卖声。
“我记忆最深刻的叫卖声有三种,一是卖早点的,二是卖泔水的,三是收购旧物的。”沈耀星说,“收泔水的现在很少见,那时他们挑着担,一边走一边扯着嗓子叫卖‘哪儿泔有舀冇’,各家各户拿泔水换个一分两分钱,还能买火柴。收购旧物的也几乎看不到了,他们的叫卖声和现在收破烂的叫卖声不太一样,是抑扬顿挫地喊‘破棉、破布卖冇?旧家私卖冇?’”
沈家人各自又补充了多种叫卖声,像是卖豆腐的,叫卖是:“豆腐、豆浆,豆腐有牛奶味!”。补伞匠的叫卖声很低沉、嘶哑:“补—— 伞”,而同样只喊“补鼎”两字的补鼎匠的叫声则高亢得多。有的叫卖还颇有童趣,如卖火腿的会叫卖:“火腿、猪头、鹅!大人如不买,小孩就会啼!”
不过,还有不少的叫卖声,沈家人已经记不清了。因此他们想通过本报,倡议知情的市民都来参与“叫卖团”,把各自熟知的福州方言叫卖声用DV记录下来。
“有的叫卖声在‘文革’前就少见了,有的是在改革开放后跟着一些老行当渐渐从城区消失的。”沈晏腾说,“如果现在把这些叫卖声都整理出来应该还来得及,可以当作一份历史资料保存。”
由于老沈快回广州了,昨天我们先记录下了他所记得的四五种叫卖声。这段视频可以去东快论坛草根区(http://bbs.dnkb.com.cn/viewthrea ... mp;extra=#pid100409)观看。同时,要是您愿意来我们的报社录制叫卖声,也可以直接拨打本报电话0591-87809110报名,我们将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东南快报记者 王进 实习生 林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