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字造成的發音混亂

[複hok][復ho̍k]的簡化字都是[复]
請問現在的福建人還能在發音上做區別嗎?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福建閩南人應都能自然、明顯的區分。我是拿自己從小的個人經驗來說,在我還未涉及母語意識以前,比如,光復,我能本能地感覺到後字讀陽入。而複印,則很明顯是個陰入。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彙lūi][匯hoē]的簡化字都是[汇]
請問現在的福建人還能在發音上做區別嗎?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雖然我也反對簡化字。但是我想說,這標題有點聳人聽聞。
詞彙(sir-lui) 又作 詞匯(sir-hue)
「彙」這個字在簡化字是見不到了

松(siong,tsing) 鬆(sang)  讀音未亂
卜(pok) 蔔(pak)               讀音未亂

一個「彙」做例子說簡體字造成閩南語讀音混亂是證據不足的
畢竟閩南語是口耳相傳,不是對著漢字學
Lín tio̍h huán-hué; in-ūi thian-kok kūn lah.
原帖由 28554010 於 2010-5-2 02:08 發表
雖然我也反對簡化字。但是我想說,這標題有點聳人聽聞。
其實這種擔憂也不是多餘的。我們距離簡化字的出生現在不過 60 年,我在馬來西亞已經遇到幾個語文程度相對低,使用簡化字的高中生,嘗試唸「面對」的時候,變成 mi7 tui3了。當然,程度低固然不能作爲依據,不過他們也是說話的人,也是使用語言的人,對於「約定俗成」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負面影響。混亂還是會造成的,至於有沒有導致「約定俗成」就很難說了。
反切:
頭字,管調性(陰陽),管聲母。
尾字,管調類(平上去入),管韻母。

1 陰平;2 陰上;3 陰去;4 陰入
5 陽平;6 陽上;7 陽去;8 陽入

一筆一劃皆財富,
識繁識簡通今古。

回復 #5 Teo 的帖子

黑白講。請查教育部字典。
而且實際上詞「彙」的「彙」本身就是「會」的通假。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一個語言裡所有語詞和固定詞組的總稱。除一般語詞外,並包括古語、方言、外來語詞及各科術語等。或作「詞匯」、「語匯」、「語彙」。
Lín tio̍h huán-hué; in-ūi thian-kok kūn lah.

回復 #5 Teo 的帖子

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說「彙」音連學者都念作「匯」音。
原帖由 南洋島民 於 2010-5-2 11:52 AM 發表
其實這種擔憂也不是多餘的。我們距離簡化字的出生現在不過 60 年,我在馬來西亞已經遇到幾個語文程度相對低,使用簡化字的高中生,嘗試唸「面對」的時候,變成 mi7 tui3了。當然,程度低固然不能作爲依據,不過他們也是說話的 ...
在福建並無此種情況。你舉的案例我覺得應該歸咎於「讀冊音」的流失。
即使無簡體字,語文程度低的人仍有可能因為不知「面」的文讀音,而選擇用熟悉的「麵」字的讀音替代。
但是,我覺得奇怪的是:他們不會說「洗面」[sue-bin]這個詞嗎?那恐怕是基本的閩南語對話都很成問題了。正體字也幫不了他們。
Lín tio̍h huán-hué; in-ūi thian-kok kūn lah.
臺灣有幾篇批評的文章,如陳新雄的《tiong-kiōng簡體字混亂古音韻部系統說》 ( 《聲韻論叢》第一期)、左松超的《tiong-kiōng簡體字混亂古音聲母系統說》( 《聲韻論叢》第一期)、汪學文的《論tiong-kiōng的文字改革》。 汪還有的文章從標題上看簡直就是破口大罵了。
原帖由 在山 於 2010-5-2 12:13 PM 發表
臺灣有幾篇批評的文章,如陳新雄的《tiong-kiōng簡體字混亂古音韻部系統說》 ( 《聲韻論叢》第一期)、左松超的《tiong-kiōng簡體字混亂古音聲母系統說》( 《聲韻論叢》第一期)、汪學文的《論tiong-kiōng的文字改革》。  ...
這是兩碼事。
1. 文字改革不合理。
2. 文字改革造成了讀音混亂。
前者成立,後者是沒有的事。
Lín tio̍h huán-hué; in-ūi thian-kok kūn 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