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他自编《扬州方言词典》[c]

28年前,他自编《扬州方言词典》
  来源:扬州晚报  时间2009-12-03 00:00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09-12/03/content_3034457.htm

  扬州网讯 (记者刘峰生)近日对扬州方言的连续报道,激发了退休教师王诗源埋在心底的对扬州方言的热情。28年前,插过队、做过木匠的在校大学生王诗源,在“前无古人”的情况下,用国际音标注音自编了一本《扬州方言常用语词典》,前天,他到扬州语委报名,准备参与扬州方言的相关工作。

  做木匠时激发兴趣

  王诗源的祖父、父亲均在扬州南门外大街做南货生意,王诗源也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

  王诗源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插队兴化一年后,因家庭出生受歧视,他回扬跟邗江的一位师傅学木匠。后来的近10年时间里,他整天与瓦、木匠在一起,相处中听到了上学时没有听到的扬州歇后语、隐语甚至“黑话”,如喝的酒被称为“三六子”,这让年轻有文化的他很感兴趣,悄悄记下了不少词句。

  大学生自编方言词典

  1978年,王诗源以木匠身份考进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憋了10年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他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吸收营养,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埋在心底的对扬州方言的激情又冒出来了。

  上大二时,王诗源骑自行车,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走遍了扬州东乡(湾头、杭集一带)、北乡(方巷、杨寿一带)、西南乡(蒋王、运西一带)、东南乡(李典、红桥一带),他通过敏锐的听觉分析出各地方言的区别。

  回到学校后,他萌发了编一本扬州方言词典的想法,他先阅读辞书类文章,觉得方言用字表达不清,没有注音无法保存,后又学习国际音标,最终花大半年时间,自编了《扬州方言常用语词典》。

  词典中字词义句考俱全

  昨天下午,记者在王诗源的家中,看到了这本已经发黄的词典草稿本,上面的日期为1981年。

  词典的最前面一页为国际音标表,该词典按照先声母后韵母的方式进行编排,每一个词都有字形、注音、释义、例句等内容,前后共编辑了4000多词条,后面还有《补遗篇》。

  据王诗源介绍,为了编词典,他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后,一有时间就钻进图书馆,阅读古文书籍尤其是明清时代的小说,遇到与扬州方言相同相近的字词就记录下来并做成卡片,一个词条就是一张卡片,前后制作的卡片也达到4000多张。

  在完成了《扬州方言常用语词典》后,王诗源还编了本《扬州方言部分单音词索解》,其大学毕业论文谈的也是扬州方言。

  信心不足词典惜未出版

  王诗源说,当时在大学图书馆里,他只找到了一本王世华编著的《扬州方言与普通话》一书,是专门研究扬州方言的,但不是词典类的。他凭着一股激情编辑的这本扬州方言词典在当时应该是“前无古人”的。但因为自感扬州方言还没有全部搜集到位,又没有同道帮忙出点子,终因缺乏自信而没有敢出版。

  大学毕业分到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后,王诗源慢慢远离了对扬州方言的研究。他告诉记者,每次看到《扬州晚报》上刊登有关扬州方言的文章,总会勾起他内心的爱好;退休后,他经常去的是扬州普通浴室、书场等,与普通百姓打交道才能听到地道的扬州话。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