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佛跳墙”的真正由来

名家谈吃:“佛跳墙”的真正由来  -凤凰网



名人与名吃总有不解之缘,在《舌尖上的中国》一书中,跟随着众名家的笔触,开始我们想像中的美食之旅。风俗、地点、人物充实圆满,他们的回忆叠加辉映,一碗汤里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道菜中品味一段传说中的历史,吃的文化因此滋味宜人。



“佛跳墙”正本 逯耀东(史学家)

“佛跳墙”是福州佳肴,兴于清朝同光年间,初名“坛烧八宝”,后易名“福寿全”,最后称“佛跳墙”,由创办“聚春园”的郑春发推广而流传。

至于“佛跳墙”的由来,一般都说是庙里的小和尚偷吃肉,被老和尚发现,小和尚一时情急,抱着肉坛子跳墙而出,因而得名。其实“佛跳墙”的由来有各种不同说法,其中之一是和“叫花鸡”一样出于乞丐之手。

乞丐拎着破瓦罐沿街乞讨,在饭店讨得的残肴剩羹,加上剩酒混在一起,当街回烧,奇香四散,他们称为杂烩菜。菜香触动一家饭馆老板的灵感,于是将各种材料加酒烩于一坛中,因而有了“佛跳墙”。

另一说法是福州新妇过门,有“试厨”的习俗,以验其将来主持中馈的功夫。相传有一个在家娇生惯养的新妇,从不近疱厨,临嫁,其母将各种材料以荷叶包裹,并告知不同的烹调方法。但待新妇下厨,却丢了方子,一时情急,将所有的材料置于酒坛中,上覆荷叶扎口,文火慢炖。菜成启坛,香气四溢,深获翁姑的欢心,于是有了后来的“佛跳墙”。

不过,另一种说法较为可靠。此菜创于光绪丙子年,当时福州官银局的长官,在家宴请布政司杨莲,长官的夫人是浙江人,为烹饪的高手,以鸡、鸭、猪肉置于绍兴酒坛中煨制成肴,布政司杨莲吃了赞不绝口,回到衙内,要掌厨的郑春发如法调制,几经试验,总不是那种味道。于是杨莲亲自带郑春发到官银局长官家中,向那位长官夫人请教,回来后,郑春发在主料里又增加鲍参翅肚,味道甚于官银局的。

郑春发13岁习艺,后便去京、沪、苏、杭遍访名师,学得一身好手艺,辞厨后,自立门户,开设“三友斋菜馆”,后更名“聚春园”。此菜初名“坛烧八宝”,后来继续充实材料,主料增至二十种,辅料十余种,并换了个吉祥的名字,称为“福寿全”。一日,几个秀才到“聚春园”聚饮,堂馆捧来一个酒坛置于桌上,坛盖启开,满室飘香,秀才们闻香陶醉,下箸更是拍案叫绝,其中一个秀才吟诗一首,内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之句,因而更名“佛跳墙”。而且“福寿全”与“佛跳墙”,在福州话的发音是相近的。

制“佛跳墙”取绍兴酒坛,加清水置微火热透,倾去。坛底置一小竹箅,先将煮过的鸡、鸭、羊肘、猪蹄尖、猪肚、鸭肫等置于其上,然后将鱼翅、干贝、鲍鱼、火腿,用纱布包成长形,置入坛中,其上置花菇、冬笋、白萝卜球后,倾入绍兴酒与鸡汤,坛口封以荷叶,上覆一小碗,置于炭火上,小火煨两小时,启盖,置入刺参、蹄筋、鱼唇、鱼肚,立即封坛,再煨一小时,上菜时,将坛中菜肴倒入盆中,卤妥的蛋置于其旁,配以小菜糖酣萝卜、麦花鲍鱼脯、酒醉香螺片、香糟醉鸡、火腿拌菜心、香菇扒豆苗等,就凑成一席地道的福州“佛跳墙宴”了。
一道假冒的福州菜居然也能成為閩菜主打.
tension
怎么说? 我不明白
我也不明白。
原創是個折江人, 做菜必備的器皿又是紹興貨, 福州囝充其量只是在裡面添油加醋而已, 文中也說, 鄭春發有推廣之功, 並無創造之實. 就憑這個, 福州囝有甚資格說這是閩菜, 還厚顏無恥的把佛跳牆放到閩菜裡面招搖撞騙.

如果要想讓這道菜成為真正的福州菜, 就該採信前幾種說法, 力拒最後一種說法. 否則就說明鄭春發只會盜取他人的成果裝點自己的門面
tension
郑春发13岁习艺,后便去京、沪、苏、杭遍访名师,学得一身好手艺,辞厨后,自立门户,开设“三友斋菜馆”,后更名“聚春园”。
最后一种说法的确很难说服是闽菜,不知道浙江会否有与此菜类似的菜肴,或者只是那位长官夫人自创所来,而被春发所发扬!    毕竟春发也“遍访名师”了
其中一个秀才吟诗一首,内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不知当时呤此句用的是不是福州话,当时的“普通话”是啥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