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常【逢甲大學總務處秘書】
--------------------------------------------------------------------------------
※社教資料雜誌278期第10-12頁
兒時住在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俗名西瓜園),村之東側為隘寮溪,為防水患,日據
時期(1937年)日本政府強迫全村向西遷移2公里至現址,並沿溪修築一道長十餘公里的
堤防,從三地門經振興村東側沿鹽埔村延伸到里港,使村人免於水患之苦。
光復後5年(1950年),我已5歲,父親在望子成龍心理及仰慕中華文化的驅使之下,
將我送入村裏漢文私塾就讀,該塾設在村中殷富人家李池先生家裏一間閒置邊間,老師陳
江麗先生是從澎湖請來的漢文先生(當時稱呼老師為先生)。
記得父親帶我入學私塾時,早有十幾位7至15歲不等的青少年在就讀了,我算是中途
加入,也是年紀最輕的幼童。
進入私塾受教前,在先生的指導下,先點燃3柱清香,向孔子神位行跪拜禮,再向老
師叩頭,算是正式進入師門,接受啟蒙教育,我所讀的教材是《三字經》,老師每天早晨
上課時先教讀數行,老師一邊教讀,學生一邊複誦,讀畢再回座反覆背誦。老師教讀時一
邊用紅硃筆點句,以示進度,待學生背熟,自行到老師面前,背向老師把先前點授的進度
流利的背出來,正確無誤時,老師再點授新進度,初學的幼童只重背誦認字,老師不講解
內容辭意。
同一學堂中,由於學生年齡不一,程度參差不齊,所讀的課本也不同,有人已讀到四
書五經,有的人讀《童子尺牘》,有的讀國文讀本,初學者讀《三字經》,再讀《百家姓
》,類似今日部分偏遠小學校,因學生太少,只能採6個年級合班上課一樣,老師針對不
同程度的學生,個別講授,再依其學習情形,個別給予進度。學生的資質各有不同,有的
進度甚快,一本書幾天就背誦完畢,老師又指定新書,有些資質較差的,則是一館(讀4
個月)讀不完一本書。
當年的漢文私塾運作方式如下:
一、場地(教室)
由地方殷富人家提供廳堂或閒間做為教室(也有部分村莊借用寺廟廂房做為教室),
上課桌椅則由學生自備,因此同一教室裡常有桌椅新舊不同、高低不一的情形,富有人家
搬來的是工匠特製的桌椅,家境較差者多是就地取材,使用肥皂箱做桌面再加訂4個桌腳
將就而成。
二、師資
由地方熱心教育人士出面,到外鄉聘請飽讀詩書的漢文老師,由其負責老師食宿,當
時的漢文老師大都從澎湖請來,澎湖的文武館很多,造就甚多漢文老師和武館師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