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一个并列连词问题

各地闽吴赣粤等语可有把并列连词(如kah、共)读作kua6或类似的?

另外,我对国语的“和”的来源也不明白。据说这个和本来不读hé,老北京是读hàn或hài,那它的本字是什么呢?hàn和hài不大可能是“和”字吧?

我以前还一厢情愿的以为国语的和就读hé,然后以为它是来自入派三声后的“合”……

希望各位贤达兄弟姐妹帮忙解答!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俞敏认为北京话的 han 是“唤”脱落介音而来。
kua6 之类的没听过,只知道有的地方用“交”。
再想了下,这个 kua6 我估计就是“和”字,来自《广韵》胡卧切,全浊去声字在潮州有不少读阳上,至于声母和韵母应该都可以对应。江西黎川赣语说成 fo 阳去 (读如“和棋”的“和”之阳去),比如“这个和那个”说成“该个fo ŋ个”。《黎川方言词典》就写成“和”字。

至于“和”为什么会演变成并列连词,这个我一时也搞不清楚。

回復 #3 在山 的帖子

对啊,我一开始也觉得kua6可能是和,但是文献中“和”成为并列连词的时代是?貌似不会太早?而匣母读k-却是闽语中比较古老的(上古层了),这个层次这么古的音居然会用来用在很近代才出现的一个并列连词身上,似乎有点奇怪?我会比较倾向于怀疑kua6另有出典。

不过首先要清楚“和”是如何语法化的...在山兄有这方面资料否?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没有,这些近代汉语的资料反而比较少。
另外,感觉要说北京去声的 hai (貌似一般读得比较轻)是“和”字也可以。郑张尚芳说到歌部读 ai 之类的层次曾说:“北京竟也有之,俩合口:一是‘踝’,歌部二等胡瓦切,依例应读如‘化’,今读 huai2。一是‘馃’,用在‘油炸馃’ 里读 kui3 ……另一是开口的‘歹’,此字本字未明,致有人以为是蒙古借词……《玉篇》有一歌部字‘ [多页],丑貌。’丁可切,论古音正是 tai ,好丑也即好歹。”只是他没有解释现在普通话“踝”的阳平读法是怎么来的。
不过这么解释让我自己也觉得也有点怪,我宁愿相信 hai 是由 han 之类的说法变来的。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09-9-4 18:59 編輯 ]
刚才又搜了一些资料,主要来自北中:
hong4:朝阳、唐山
hong3:赤峰
huan4:兴城、海林、东丰、七台河
han4:双辽、东丰
hun4:铁岭,
huo2:佳木斯、肇源、伊春、宁安
he4:鸡西
东北很多地区也有han4、huan4的说法,并且还有hong4(如辽宁朝阳)等
在方言里头,比方山东也有用山东阳平的huo当“跟”的,或者河北南部也是有这个说法。在北京话里头,没有说he2当“跟、同、与、及”讲的。老天津人说huang4,武清老人说hei4。
然后俞敏先生说的”唤“感觉有点不知道语义上是怎样演变的?北中帖子里沈炯猜测本字可能是”还“,倒是似乎也有点道理。不过唐山那些后鼻音的变体不知怎么回事,唐山赤峰等地前鼻混后鼻么?

武清的hei4赵元任先生说是”会“,然后北京似乎也有说”会“的。”会“倒是和”合“差不多。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俞敏的说法见《北京话本字劄记》(《方言》1988),写得很口语化的一文章。这文章我现在一时也找不到。

下面这个地方他们扯了半天。各个地方的语音不太好对应,可能在口语流传中发生了音变。唐山等地的语音我毫无了解,至于 uan 脱落 -u- 介音,这应该不算很特别的情形。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6902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09-9-4 19:28 編輯 ]
《說文》:咊,相應也。段注:古唱和字不讀去聲,戶戈切。
《說文》:龢,調也。段注:經傳多假和爲龢…戶戈切。
王力認爲“和、龢”實同一詞。

大概本義是指聲音相和,樂聲和諧。又用作動詞,指調和味道使協調合適。又引申指攙和,如:回看血淚相和流(白居易《長恨歌》);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沈括《夢溪筆談》)。又引申指連帶,如:和盤托出;時挑野菜和根煮(杜荀鶴《山中寡婦》)。“和盤托出”是端東西連同盤子一併托出,這個看起來跟現在的連詞“和”還不大像,但“時挑野菜和根煮”就有點像了。並列連詞的用法當從“連帶”之意而來,可能出現於唐宋之時,如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以“與、和”二字對舉。

段玉裁認爲“古唱和字不讀去聲”,也就是說他認爲去聲的讀法是後起的。“和盤托出”的“和”讀平聲,“時挑野菜和根煮”的“和”從格律看也是讀平聲,“回看血淚相和流”之類我是讀成去聲的。在方音中“連帶”的說法也有讀去聲的,如江西萍鄉(魏剛強):
【和】uɔ 去聲①連帶:~到衣服睏②連同:~他一起三個人
北京“和面”“和藥”之類,前讀陽平,後讀去聲,以前很煩這個的說。

粵語和客家話判斷動詞一般用“係”,來自匣母霽韻字。這個“係”的用法多見於宋元白話,客家話常讀成 he 之類的音,但也有個別點匣母讀如群母,比如項夢冰說閩西清流(長校)客家話說成 khe 陽去 。所以潮州“和”說成 kua ,就聲母而言似也不是不可能。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09-9-5 11:32 編輯 ]

回復 #8 在山 的帖子

对于唐代才出现的用法读成匣母我还是很觉得奇怪,而且这个连词的出现很是昙花一现,貌似闽南地区没有听说(我没有仔细看过所有的闽南方志,但大多闽南朋友说没有听过,不清楚闽南近代的文献记载如何),潮州近代的戏曲资料也不怎么见(合、共多见)。这个字在十九世纪的宣教士文献资料中才出现(如卓威廉时,还排在kah之后,而且例子很少),似乎在十九世纪末期达到极高的应用频率(到菲尔德的时候已经非常广泛使用,几乎成为ruling class),然后如今也是几乎不可见了。这种现象很像近代粤语中昙花一现的“0尧”(相当于“0左”,十九世纪的时候兴起并极盛,二十世纪初被“0左”完全替代,至今只有东莞粤语尚有存遗)。

对于这种近代兴起、近代繁盛然后现代消失的类型,会不会使用一个非常古老的k-式匣母读法,我还是很怀疑的。还有潮语(和闽南语)一直没有用“和”做连词的习惯,为何这个时候又会突然起用它?而且还用的是一个较古层次的白读音?我觉得会不会是另外的词演变而来,比如这个字当时是一个口语中已存在的实词然后这个读音当时很多地和“连带”的意义共现,最终导致了它虚化为连词。也就是说我觉得除了音韵上可能的解释之后,或许还得考虑一些和当事语言的历时和共时的相关因素。
Tshṳ̂-pui Avalokiteśvara Phŏ-sat pó-hō tshuân-ke-nâng jît-jît phêng-an!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
潮州话八调代表字:
1胎tho 2讨thó 3退thò 4托thoh
5逃tô 6在tŏ 7袋tō 8夺tôh
潮罗特殊变体:[ɯ]=ṳ=ur;[ã]=aⁿ=an;
[aʔ8]=âh=a̍h;[ts]=ts=ch;[tsʰ]=tsh=chh
就语音而言,“和”读 kua 合乎白读。比如庄初升说,有的闽南话“荷树”(一种树木)的“荷”(有人写成“桦”)读成 kua 。当然“和”是合口字,而“荷”是开口字,还是有所不同。

为什么这个比较晚出的说法会用白读,我也搞不清楚。或者可以推测:早先时候,有的闽南话曾经用“和”表示“连带”,然后跟其他方言一样语化为并列连词。至于“和”现在比较少见,估计是“和”语法化为并列连词后,与“合”“共”等用法展开竞争,最后失败,以致逐渐消失。这些现在也只是推测,估计很难找到方言文献加以支持。

“系”用作判断动词看起来也不会太早,但客家话中有读如群母的。

[ 本帖最後由 在山 於 2009-9-5 12:12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