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語
- 福州語
- 來自
- 閩候縣荆溪鎮
|
1#
发表于 2009-12-15 19:52
词明戏[c]
词明戏
http://baike.baidu.com/view/467177.htm?fr=ala0
这是流行于长乐、福清、平潭一带的地方小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初时高腔不用管弦伴奏,强调唱明台词,故称为“词明”。清初班社规模庞大,约有六七十人,多演连台大戏,如《三国》、《杨家将》等,经常两班“对台”。清中叶后,戏班规模渐次收缩为三四十人,称“小戏”。剧目有《薛仁贵征东》、《许仙借伞》等。有的戏班受民间“白字”曲调的影响,夹杂本地方言演出。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同时,“水调”、“阔调”和“北调”本身也逐渐地方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清县组织老艺人成立“词明研究组”,在1957年省戏曲会演中,演出《浪子卷席》等。1958年福清县闽剧二团兼演词明戏。1960年发掘传统曲牌30多首,演出传统剧目《夜会》、《杀鬼魂》等。1961年,平潭县苍霞垅村组织老艺人成立词明戏业余剧团,全县发掘传统剧本四十六本,其中《九使传》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艺人手抄本。还有《反五关》、《柳惠和》、《刘孙礼大小破》、《目连西天取经》、《六国相》等。“文化大革命”期间,词明戏团体被解散,艺人相继亡故,资料大量散失。今只有平潭县敖东乡苍霞垅村尚有几个老艺人,平时从事渔业生产,闲时操演词明戏。
【名称由来】
词明戏,流传于福清、平潭沿海一带。据平潭县老艺人相传及1963年福清县文化局编印的《词明戏音乐》一书记载,明代,有一官员从江浙一带来福建上任时,带来一个戏班,唱的是高腔,唱白均用“土官话”,为让当地人听懂,特别强调要“词句唱明”,故有“词明戏”之俗称。
【角色行当】
早期词明戏行当体制,只有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角色,艺人自称“梨园子弟”;后台5人,乐器为清鼓、小锣、大锣、大钹和钹。演出时,前台干唱,后台帮腔,使用曲牌多系南曲[驻云飞」、[红袖袄] 、[泣颜回] 等。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很丰富,有代表性的称“五袍戏”,即红袍戏《刘知远》,白袍戏《薛丁山》,绿袍戏《关羽》,黄袍戏《赵国胤》,黑袍戏《张飞》(另一说是白袍戏《关羽》,青袍戏《梁灏》)。此外,常演的剧目有《葵花记》、《金印记》、《吕蒙正》、《刘锡》、《反五关》、《乌盆判》、《潘葛思妻》、《孟宗哭竹》等。尚有《孩儿井》、《白马尊王》、《杀鬼魂》、《九使传》、《金凤记》、《烈妇记》等,为本省其他剧种所罕见。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浙江省余姚县词明戏艺人林氏兄弟流落平潭,在苍霞垄村(今属敖东乡)安家落户后,开始演出木偶词明戏以谋生,并衣钵相承,久演不辍。至清乾隆年间,平潭木偶词明戏十分盛行,艺人林阿六,演技高超,名噪福清、长乐一带。在闽剧尚未传入平潭时,词明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惟一剧种。县内除林家戏班外,还有敖东安海、苏澳山桥、潭东澳前3个提线木偶词明戏班。清初至中叶,词明戏进入兴盛时期,戏班从20多人发展至六七十人,行当角色从7个发展至9角,随后又衍变为IZ个角色。剧目也增加了《三国》、《杨家将》等连台本戏。
清道光年间,平潭的词明戏改为以人扮演角色,演出剧目有《薛仁贵征东》、《许仙借伞》、《金鸡岭》、《鲤鱼判》、《八卦图》等。不仅在县内演出,还到福安、宁德、罗源、连江、闽侯、长乐、福清等地演出。至光绪末年,艺人林日才、林日福,享有盛名,所组戏班,久演不衰。民国时期因社会动荡,战事频仍,多数戏班,停锣息鼓。林家班亦趋衰落,并改用线偶演出,以缩减开支。
清中叶后因唱方言的平讲戏盛行,词明戏开始衰落。
到20世纪20年代,福清县仅存一个词明班,在一次前往平潭岛演出中,因渡船过海遇风浪而翻沉,大部分艺人罹难,词明戏从此濒临消亡,少数艺人改习提线木偶,用词明戏音乐曲调演唱,时称“词明线戏”,仅在民间社火神诞、婚丧喜庆期间作业余演出。
1958年,福清县文化部门对词明戏进行挖掘、抢救工作,收集到一批清初至清末的传统剧目手抄本,其中最早的有,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光武中兴》,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金凤记》、《烈妇记》、《杨文广征西》等。1960年7月,福清县成立词明戏研究会,组织老艺人与文艺工作者整理音乐曲牌100多支,同时,排练失传剧目《杀鬼魂》、《孩儿井》、《朱砂痕》、《夜会》等折子戏,于1961年9月赴省作内部观摩与研究演出,获得省文化局颁发的‘’词明戏枯木逢春,百花园增添一色”锦旗一面。同时,平潭县老艺人成立一个词明戏业余剧团,挖掘、搜集到传统剧本46本。
50年代中期,为发掘戏曲文化遗产,政府鼓励词明戏演出,但因老艺人相继去世,组班困难。 1961年9月,县文化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调查,并征集到词明戏剧本46本,其中《目连传》、《刘智远》、《临水斩白蛇》等,系清雍正十三年 (1735年)的手抄本;《刘孙礼》是嘉庆二十年(1815年)的手抄本;《六国封》是同治十年(1871年)的手抄本。此外,林家班第七代传人、老艺人林光铨回忆自录戏文10本,唱录曲牌82首、锣鼓经10题。随后,省文化厅戏曲研究所拨款资助兴办木偶剧团,以“木偶加闽腔”的演唱形式在全县巡回演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演出受到冲击,服装、道具和木偶头像均遭焚毁,词明戏从此销声匿迹。
http://fuzhou.fznews.com.cn/whyc ... tg+mAdd112538.shtml
词明戏是流传于福清的古老地方剧种之一。相传明代中叶,福建巡抚谭纶与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等在福建沿海领兵抗倭。谭纶素喜戏曲,带来一个熔海盐腔和弋阳腔为一炉的四平戏班。此时福州地区的地方戏——闽剧尚未形成,四平戏遂在当地流行,并且在保留四平戏腔调基础上,改用本地方言(即福州话、福清话)演唱对白。因为源出“四平”,又在演唱时多用和腔、伴唱,不用管弦伴奏而唱词明白如话,故称“词明戏”。
清朝初年,“词明”盛极一时,经常两班“对台”。清末开始衰落。民国初年,福清仅有一个词明班。一次,前往平潭演出,不幸遇浪翻船,大部分艺人罹难,两个幸存者未能复组成班,词明戏几至失传。
1957年,为抢救地方剧种,组织词明老艺人成立词明戏研究组。是年在省地方戏曲会演中,福清演出《浪子卷席》等词明戏剧目,受到重视。1959年闽剧二团演出词明戏《卖线女》。1960年参加全省调演,演出《杀鬼魂》、《夜会》等词明戏,获得“词明戏枯木逢春,百花园增添一色”锦旗一面。1957~1960年,发掘传统曲调30多首。1961年,演出《朱痕记》、《女驸马》和《孩儿井》等。 |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