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老城记事(講一個’49後新移民的福州話情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b2079010006eg.html
老城记事(二)
仅就福建省而言,福州算是个大城市了,五区八县的范围加上,足以傲视全省了。(在全国来说,仅算中小城市)。所以很多人偶尔去过福州,看到的也只能说是它的一个衣角,这样的一瞥,就往往成为变成一个城市的心理全称,把它最精华的部分通通略去。
理解一个城市,不是大张旗鼓地在旅游景点里拍照留念,更不是坐在汽车上飞快的惊鸿。城市的灵魂,在市井中最最平凡的景致。
福州的灵魂,是光碌坊地板上石子的纹路,是沧海桑田后西湖百年平静的湖水,是茶亭街一溜的骑楼里特色的手工艺小店……这些在游客眼里的杂乱和平凡,却是福州人积淀千年的生活方式。
讲到这里,也就不用说什么大道理,更不用像旅游图册一样介绍我的家乡了。
福州的市区面积大,所以福州的人口也多,多年的战乱和历史人口的变迁,福州人里其实有为数不少的外乡人。他们有的是祖辈移居福州生活繁衍,有的只是因为工作或学习短暂的居留。而我就是其中一员,虽然从小生长在福州,但是我的父母都是外地人。大约50多年前,福州军区被南京军区合并,外公随军调至福州,我们家就变成了福州现代的“新移民”。所以家里人的福州话都是半调子,厉害点的也就会听不会讲,倒是老人还能讲出一口本色的江苏软语。
我比较笨,虽然小学和初中都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里混大的,但到现在还是任何一门方言都没有学会。我现在的福州话水平就是,如果让我听N种各地方言,我起码能分辨出哪种是福州话。当然,一门方言的最基础课程,别人如果用福州话骂我,我也是听得懂的。
有人告诉我“那边的人说的那种话,难听死了”,我想他指的就是福州话了。但是他说“那边人”和“那种话”,就让我觉得心里怪怪的。觉得难听,是因为他听不懂,这我能理解。当我身处XX地区,听到周围的人大事小事张口闭口全是XX话,而我又完全听不懂,我也觉得真是难听死了。
我没有刻意学过福州话,但有刻意不学过。那时候总以为学了方言,自己的普通话肯定就没救了,一定每次都会念成“化回会挥花”(化肥会挥发)。现在想来,那时真是幼稚的很,错过了福州话学习的最佳阶段。我不记得学校有没有禁止在校内讲福州话,因为我本来就不会讲的,自然不会去注意。但是记得每次福州话说最棒的,一般都是我们的英语老师。通常讲到难理解的英语词汇,就会拍着脑袋说:“就是@@%%(福州话)嘛。”这时全班同学都会心地一笑,彼此都心领神会了。我常常很羡慕老师能把英语词汇和福州话恰倒好处地融会贯通起来, 而我终究是没有搞懂那个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福州话确实弥补了很多汉语上的空白,特别是一些形容行为状态的词语和拟声词,当然很多方言都有这样的功效。可是,我想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福州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福州话,中国最古老的方言,发展成形于北宋时代,原是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官话,福州话很古老,到现在还保持着北宋时代宋人讲官话的风格,可以说是中国方言中最古老最需要保护的方言了,福州话通行于闽东地区的福州市,南平市和宁德市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大概有八百多万,但由于福建省近几年普通话普及很快,卓有成效,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福州话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八十年代生的福州人中,有四分之一的福州人很少或干脆不讲福州话,这在福州市区表现的特别严重。”
事实上,到了我这一代,许多福州小孩对福州话只是半知半解(大部分都是市区的)。我刚到大学之初,很多人都说我的口音不像福建人,普通话比较标准。因为这种夸赞,自己还沾沾自喜了一番。当我身处与这种语言环境中,并没有感到它的珍贵,而在我远离家乡后,这样的乡音就便得弥足可贵了。每次和同是福州的同学见面,只有用普通话交流,看着闽南地区的学生之间习惯性的闽南语交谈,就只能说是羡慕了。
系晚会的一个互动节目让各地的人用家乡方言播报新闻,讲到福州话时,居然冷场了片刻。我想在场的应该有很多福州人吧。后来终于有一个女生冲上去播报,听着她用磕磕巴巴的福州话播新闻,心里忽然有一种柔软的感觉浮起,那是属于乡音的感动。所以回福州以后,都会特别注意去听别人讲福州话,那些听起来铿锵古怪的音节,不知何时,也变得亲切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