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語
- 黎話(東話)
- 來自
- 廣東電白、茂南交界
|
1#
发表于 2016-4-5 09:57
南朗閩語音系(摘自中山市南朗鎮志)
南朗闽语
南朗闽语又称东乡话或村话。据《香山县志》的记载,南朗闽语区的居民大部分是宋、元、明代从福建迁来香山定居的。南朗闽语主要分布在东桠、关塘、新村、井头山、土草朗、贝外、大车、湖溪里、西江里、赤坎、莆山、茶东、茶西、南塘、濠涌、林溪、岐山、麻东、麻西、涌口、左步、龙穴、田边、安定、亨美、西村、大 头、西亨、合水口等自然村,使用人口约17600人。南朗闽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具有闽语的共同特征,但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南朗闽语又与其他地区的闽语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既缘于该语言各要素的内部矛盾,又缘于方言间(主要是客家话、粤语、闽语)的接触与融合。例如在表达如飞机、旅游、公安局等新事物的时候,南朗闽语往往借用粤语的表达形式。
音系
声母(17个)
声母说明:
1.古来母字今读作[l-],泥母读[n-],[l-]、[n-]互不相混。
2.[m-]、[n-]、[ŋ-]声母在高元音前常带上同部位浊塞音,如门[mbuon33]、女[ndi41]、日[ŋɡit41],但在开口呼前一般是[m]、[n]、[ŋ]。
3.[ts]、[tsh]、[s]声母发音部位很前,不是舌叶音。
4.有自成音节[m̩](如唔[m̩11]),只能独用,不与任何韵母相拼。
韵母(78个)
韵母说明:
1.南朗闽语有7个元音音位:[ u ]、[ i ]、[ a ]、[ ɔ ]、[ o ]、[ ɐ ]、[ ɛ ]。其中,[ u ]、[ i ]、[ a ]、[ ɔ ]、[ ɛ ]是长元音,可以单独作韵母;[ ɐ ]、[ o ] 是短元音,只出现在复合韵母中。
2.[ɔ]与[o]只在[-ŋ]、[i-ŋ]、[i-k]、[-k]等复合韵母中出现对立。
3.韵尾有[-i]、[-u]、[-m]、[-n]、[-ŋ]、[-p]、[-t]、[-k]、[ʔ]等9个,喉塞韵尾已接近消失,只剩下一个[ɔʔ]韵。大部分在隆都闽语中读为喉塞韵的,在南朗闽语中为阴声韵尾,并且大多并入上声,如白[pa41]、额[ŋia41]、药[io41]、落[lɔ41]。
4.[ɛ]有两个音位变体:[ɛ]和[e]。[ɛ]作为单韵母时开口度较大,在某些复合韵母如[iɛn]、[iɛm]、[iɛp]中[ɛ]受韵头和韵尾的影响,开口度较小,可记作[e]。由于[ɛ]、[e]是互补关系,不构成对立,因此只作一个音位[ɛ]看待。
声调(6个)
声调说明:
1.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平入声各分阴阳,共6个声调。
2.古平声清声母字和古去声全浊、次浊声母字以及部分上声浊声母字为阴平;古平声全浊和次浊声母字为阳平;古上声清声母字及部分浊声母字为上声;古去声清声母字为去声;古入声清声母字为阴入;古入声浊声母字为阳入。
3.单字音的声调有部分出现跨调类的混读(主要是书面语)。这种混读主要是受粤语的影响,其特征是变调的调值大多向原所在调类的粤语(主要是石岐话)声调的调值靠拢。 |
電白黎話八調
33陰平,22陽平,31陰上,44陰去,
43陽上,5陰入,2陽入,55長陰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