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語
- huc_an wo
- 來自
- 福安
|
1#
发表于 2007-10-18 13:28
[转]福建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
華 发表于 2006-6-20 17:45:00
福建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
集美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2006屆0212班 孫寶恭
指導老師:吳寧鋒講師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 ... amp;PostID=11141383
[摘 要]國家實行三級課程,鼓勵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將其作為國家課程的輔助。本文從方言中文化的角度來探討在小學地方性課程(包括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當中開設方言文化課的構想。並提出課程設置的實踐方案和建議,通過實例列出課程大綱樣本,為相關課程的開設提供系列參考資料。
[關鍵字] 小學教育 地方性課程 方言文化 教學方案
Putting dialect culture curriculum into local course
in Fujian’s elementary school
SŪN Băogōng
(Teachers Education College, Jímĕi University, Xiàmén, China, 361021)
Tutor: Lecturer WÚ Níngfēng
ABSTRACT 3-class curricul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 country, and it encourages schools to offer local curriculum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s useful supplements to the state curriculum.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setting the dialect culture as the non-state curriculum which includes local curriculum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rom the angle of the culture in the dialects. The article gives an idea on how to offer non-state curriculum.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non-state curriculum, dialect culture, teaching plan
引言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都明確提出,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的要求,要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國家課程有以下目的:確保學生學習的權利,明確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時應達到的標準,提高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連續性和連貫性,為公眾瞭解學校教育提供依據。地方課程有以下目的:促進國家課程的有效實施,彌補國家課程的空缺,加強教育和地方的聯繫,調動地方參與課程改革與課程實施的積極性。校本課程有以下目的:確保國家課程的有效實施,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應以國家課程為主,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為輔。地方課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裏所說的“地方性課程”是指國家課程以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並且同步發展,我們通過語言來學習文化。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形態多樣,56個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個漢族由於地理位置分佈的不同也有著各自的地方特色,最明顯的就是方言的不同了。不同的方言蘊含著不同的地方文化形式。這些方言是漢語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解讀豐富的中華文化的鑰匙,所以方言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方言文化課是指以方言所承載的文化內容作為教學內容的課程。在小學地方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可以讓學生增進對當地文化的認識,增強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同時通過方言文化課中方言與普通話對比部分的學習,可以瞭解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對普通話的普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學地方性課程,包括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設摸索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了。
一、漢語方言概況及
開設方言文化課程的意義
(一)漢語方言的豐富多樣性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域寬廣,漢語方言也因地而異,豐富多彩。語言學家根據漢語方言的不同特點,把漢語劃分為北方方言、吳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湘方言和贛方言七大方言。在這七大方言內部,又存在不同的次方言區。現今國家法定通用語是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並且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由於地域不同、歷史相異,各地的方言表現出種種的不同。拿與普通話差距比較大的閩方言做說明。閩語內部分歧較大,通常分為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閩北方言、閩東方言(以福州話為代表)、莆仙方言和閩中方言。語音上,閩語的不少地方保留了上古漢語“古無舌上音”、“古無輕唇音”的特點;韻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鼻音韻尾和塞音韻尾;有豐富的文白異讀現象;有入聲。辭彙方面,閩語有一大批繼承古漢語且多為單音節的特徵詞。如“厝”(房子)、“箸”(筷子)、“啼”(哭)等。語法方面,不少句型語序和普通話不同。[1]
所有這些差異表現了閩方言作為古漢語“活化石”的重要價值,應當列入到“小學地方性”課程中,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
(二)方言與傳統文化關係密切
方言中所體現出來的地域文化因地而異,這有地理上的橫向原因,也有歷史的縱向因素。
地理環境的不同,讓不同地域的人的文化環境相異,於是相對應,語言中就出現了與其環境所相對的辭彙。地理上,按地理形態,福建許多地方有“坑、坪、坡、壟、垟(洋)、墩、嶺”等的地名用字,靠海則有“澳、嶼、礁、灣、港”字,這些字詞的不同是地理環境不同在地名上的反映。靠海地方,漁業發達,有許多諸如“蠔、蟶、蟳、白魚、皇帝魚”等關於海產品方面的辭彙,這些辭彙在遠離海的地方則較少用到。
歷史變遷對方言及文化也有深遠的影響。歷史上中原漢人南下,和不同的原住民融合產生不同的方言區。福建方言區是古代閩越人與漢人融合的地方。現在閩方言中稱“腳”為“骹”,是閩語中古越語的遺留。閩語稱“哪里”為“兜”與越南語相通,亦很有可能是古越語的存留。當然,閩語畢竟是漢語的一支方言,古越語的成分很少,主要還是漢語的成分。漢人入閩也帶來了許多對現在來說所謂的“古漢語”成分。如“脰”表示脖子,“乞食”為乞丐,“虱蟣”為蝨子卵等,也正是歷史的關係,閩語中也存留許多古楚語的成分,如屈原在《九章》中所用到的“螾”現在還在閩語中表示蚯蚓,閩語中還是用“填雷”來表示打雷等。[2]
方言與文化,一方面方言即是文化的一種,是一種非物質的地方文化遺產;另一方面,方言又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態,它貫穿於其他所有的文化形態,是其他文化形態的記錄和交流的工具。各地的不同文化形態,就主要是用方言從祖輩那裏一代代傳承下來。各種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都是依靠方言手段從祖先那裏傳承下來。
從人文教育角度考慮,瞭解一定的方言文化是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三)在小學地方課程中開設方言文化課的意義
漢語的方言豐富多彩,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也相當豐富。通過對方言文化課的學習,可以起到如下的作用:
1、促進語文的學習,增加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有關知識
由於與其他方言的分別,再加上也是古代漢語經過歷史歲月流傳下來,漢語的一些方言裏面保留著豐富的古代漢語的資訊。語音上,方言中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漢語的入聲。“平上去入”是古漢語中的四大基本調類,但現在的普通話中,入聲已經消失,分別歸入其他調中。閩方言則多對入聲有著完整的保留。閩東咸村話中“竹”、“合”、“法”分別讀為[tyk]、[hap]、[huɔt],保留著古漢語中的三個入聲韻尾。通過此類方言的引導,能夠把入聲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辭彙上,閩方言也保留有大量的古漢語資訊,除“方言與傳統文化關係”中所說到的幾個,還有如閩人多稱筷子為“箸”,稱吃為 “食”,稱鍋為 “鼎”,“走”對應普通話的“跑”,“行”對應普通話的“走”,“汝”是“你”,這些都跟古漢語一樣,如果學生注意到這些現象的話,就不會那麼難理解為什麼古漢語要叫“跑”作“走”了。
2、增進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及家鄉的熱愛之情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記錄下來的和傳述著的文化都是靠語言進行的。當然,通過其他語言我們也能夠瞭解到一個地域的文化,但是如果要真正透進去瞭解其內涵,則最好的辦法是深入其貼身的語言去瞭解。
例如,每年正月十五過元宵,咸村鎮洋中村要進行“縛鐵枝”的民俗活動,就是踩街,要有些小孩子來扮演戲劇中的人物,化好妝,穿好戲服綁在鐵架子上,和花燈等一起遊街。泉州元宵節晚上要吃“上元圓”,其實就是湯圓,或者叫元宵,不過因為元宵有另外一個叫法叫“上元節”,而泉州正好用這個叫法,所以吃的元宵也叫成“上元圓”了。
同樣,“麻花”這種民間小吃在普通話中叫“麻花”,在福州卻叫“火把”,在咸村一帶有被叫成“拉擰糖”(這種相對較小),在閩南則有“索仔股”“蒜絨枝”等叫法,這種名字叫法的不同不僅僅是文化不同叫法上的不同,實際上這種食品的大小及作法風味等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正是地域文化差異的一種體現,也是漢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體現。
說到小吃,閩東的“光餅”很有名。這“光餅”還有來歷:傳說當年戚繼光在福建打擊倭寇,士兵們經常打戰打得很累,後來他發明了一種乾糧,做好後中間穿上洞,再串成一串掛在士兵脖子上,打戰時隨身攜帶,肚子餓了,直接就可以撕下一塊來吃。據說,就是這樣幫了戚繼光的軍隊很多忙。而當年的“戚繼光餅”演變成今天的“光餅”,成了閩東地區的特色食品,而且還由此分化出“肉餅”、“蝦殼餅”、“軟光餅”、“芝麻餅”等等不同品味的形式。
此外,例如“粽子”之類與我們民俗緊密相關的辭彙也可以納入方言文化課的內容,這也是很好的文化課的素材:傳說當年屈原跳入汨羅江後,人們為了不讓江裏的蛟龍吃了屈原,就用竹葉包米做了一種食品往江裏面投,給蛟龍吃,免得蛟龍餓了要吃屈原。這便是關於粽子來歷的民間傳說。閩南的粽子可以分為三類:堿粽、甜粽和肉粽,閩東咸村鎮棗嶺村的粽子又可以分為胡嗎粽、粽頭、長尾粽及普通的粽子,普通的粽子又可以分為米粽、糖心粽、花生粽等等,這些都是隱含在方言中的地方傳統文化。
3、促進學生學習標準普通話,並使學生對語言有更多的瞭解
方言是一門完整的語言,所以也有著系統的語音體系。雖為漢語家族的一員,但又與普通話有著不同的特徵語音,正是這種語音有時成了判斷方言及判斷說話者籍貫的有效方法。閩南話與普通話相比,輔音多出了/b/、[g]等濁音,與普通話拼音的“b”“g”不同。閩南方言區的學生有許多在發音m時會不自然地發成濁輔音的/b/,例如“民”發成[bin]。因為在閩南話中作為聲母的[m]/b/等位,學生把這種思維帶進了普通話,於是便[m]/b/不分。閩南話中沒有[y]的音,所以閩南人也容易把[y]的音用對應的不圓唇音/i/代替,把“語文”說成“以文”。對於閩東話片區特別是福州話的地方,就應該在前後鼻音的區分上於以說明,因為福州話中所有前後鼻音都讀成後鼻音。還有就是閩方言比較普遍出現的現象就是唇齒音的問題了,因為閩方言不存在[f]的音,所以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發成[h]。這些都是因為方言的干擾而使得方言區的人說的普通話不標準的原因,在上方言文化課時針對語音方面開一些課專門講發音,會對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及推廣標準普通話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方言也是各地華人聯繫的紐帶、也是華人與海外交流的見證
歷史上華人出海外打拼,把各種方言帶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閩南語通過華人帶到了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粵語成了海外唐人圈的重要語言。他們帶去了方言,也帶去了中國文化。每年都有許多海外華僑的子女來到集美大學學習漢語,他們基本上是會說閩南語,因為那是祖先帶過去的保留了下來。問過一個菲律賓學習團的一個團員,她說她講的閩南話叫“Amoy”。這個“Amoy”就是“廈門”,他們把他們說的閩南話叫“廈門話”。臺灣的同胞也在使用著閩南話,成了與我們不可分割的重要橋樑。
閩南方言作為華人與東南亞友好往來的見證,現在已經有很多辭彙進入東南亞語言中了。馬來語叫“米粉”作“bihun”,稱“元宵”作“capgome”[3]是華人帶去的閩南話的說法;漳州人稱錢為“鐳”,以及閩南人多稱肥皂為“雪文[sap-bun]”這些是華人歷史上從南洋帶回來的辭彙。這些都是歷史上華人與海外友好交流的證據。
二、當前國內方言文化課程
的開設情況
另外由於北方方言比較統一,而且與普通話較接近,南方方言與普通話差異比較大,所以方言文化進課堂的討論大體還集中在南方地區,特別是福建、上海、廣東等地。地方性課程包括了國家新課程當中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個部分,其中又以校本課程最為靈活。所以國內的地方性課程開發中,涉及到方言文化課的一般就在個別學校的校本課程中。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自主開發和實施的課程。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興趣、需要和特長,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體現師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具有鮮明的學校特色。
開發校本課程,要充分利用校內外各類資源,形成多樣化的校本課程資源系統,要不斷地進行課程資源的積累和課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課程的規劃要根據學生的課程需要來制訂;要選擇貼近時代特點、社會發展與學生實際的課程內容,要變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在實踐和研究中學習;校本課程的實施要打破班級之間、年級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界限,形成開放的課程實施空間;校本課程的評價要著眼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提高,要從指導思想、課程意識、課程能力、師生參與程度。師生創造性的發揮、學校特色等方面對校本課程進行全面的評價。[4]
2005年上海方言進入正式教材引起過相當熱烈的討論。一些人士認為上海方言的日漸式微、地方文化的逐漸流失,是上海話進入教材的原因之一。負責編寫此套教材的有關人士表示,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是民族文化的有機構成,方言進入教材體現了對鄉土文化教育的重視。[5]
除了上海,較近的這段時間,閩南語通用的閩南地區也展開了各個方面的關於方言文化進學校的籌備與嘗試。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以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整體實驗框架,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就成為法定的實驗內容,擺在學校課改工作的重要位置。晉江的小學回應國家教改的精神,積極討論在小學設置《鄉音》校本課程的方案。為避免校本課程開發的盲目性,確保課程品質,將開發課程的設想分解為問題形式向學生家長發放兩千多份《家長調查問卷》,引起廣大家長的高度重視和積極的反應。[6]
收錄《天烏烏》等優秀的傳統地方方言童謠的兒童讀物《泉州方言童謠》在2005年由晉江試驗小學編寫並在該校試點使用。泉州是第二批全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三個試點城市之一。此次方言童謠進課堂也是地方回應國家政策的一個重要舉措。[7]
2006年,由廈門市閩南文化學術研究會和廈門雙十中學合作編著的《廈門雙十中學校本課程閩南文化系列》叢書(分為《閩南民系與文化》、《閩南方言》、《閩南民俗》、《閩南名勝》、《閩南建築》、《閩南先賢》、《閩南民間戲曲》、《閩南民間信仰》八冊。)在廈門公開發行。[8]
集美區通過挖掘灌口深青古驛、後溪皇渡庵等一批地方歷史文化教育資源,以上塘小學為示範點開設了《閩南語童謠》歷史文化教育課程,設立了集美灌口歷史文化古跡博物館,充實豐富了中小學校的德育教育內容。相應,上塘中學音樂教研組也在積極地研究探討《閩南方言歌曲進課堂》的課題。[9]
總的來講,最近由於注重人們傳統文化意識的增加,各地漸漸開始了方言文化進課堂的各種可行性討論及探索。有的地方已經開始試驗性的進行以地方方言為主的文化課的設置。
三、如何在小學地方性課程中
開設方言文化課程[10]
(一)課程設置的目的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傳統文化,熱愛祖國家鄉”。通過本課程的開發並教育,讓學生更深切地瞭解中國地方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瞭解傳統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性。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增加學生對家鄉的瞭解。
(二)課程開發的背景
1、對小學生實施方言文化方面的教育是回應國家三級課程的積極探索,力求找出一個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並且對小學教育起到輔助作用的手段。
2、關於方言文化的內容,目前各地雖有些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但還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摸索和試驗階段,還沒有真正的把從方言的角度來看中華文明作為地方性課程的一部分進入課堂。
3、全國普通話的推行是必然而且必須的,但這就不意味著說方言就完全一無是處,我們應該秉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科學精神,認識方言的作用和重要性。
4、現在西方的很多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大量地湧入中國,在接受外國的文明的同時,有許多人忽視了中華文明的優秀積累,從這方面說我們也應該加大民族文化的教育,同時滲透愛國主義等思想教育在其中,讓學生切身認識到我們傳統民族文化的美,培養學生的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課程的對象
地方文化課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而且有許多互動交流,因此要求學生要有一定量的知識儲備和一定水準的學習能力,將課程物件定為高級年的學生。《方言文化》課程量不是太多,一個學期可以完成。六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面臨升學有不便,所以綜合考慮諸因素,將課程對象具體設定為六年級上學期的學生。
(四)課程師資的培養
因為本課程是站在方言的角度來審視民族文化,所以擔任本課程的教師首先必須是會當地的方言,而且對我們的民族文化有比較多的認識。擔任本課的老師要對地方文化比較感興趣,而且普通話要說得比較標準,因為課程裏面還有涉及到糾正普通話的部分。如果教師比較缺,可以從語文老師中選過來。語文老師首先民族文化和文學方面比較瞭解,再之普通話水準較高,比較適合擔任。
(五)課程內容的設置
現以福建省周寧縣咸村鎮棗嶺小學為便,擬一份教學內容。咸村位於寧德市周寧縣的西南部,語言上屬於寧德、周寧及福安三者的交界處,所以方言兼有三種方言的成分,但總的來說咸村平話還是屬於閩東方言北片區的福寧話,有著閩東方言北片區的共同點。如下就針對本課程寫出教學大綱樣本,以此作為方言文化課教學大綱樣本:
《方言文化課》課程大綱
本教材共編寫七章內容,分為方言與普通話、方言與傳統節日、方言與稱呼、方言與俗語文化、方言與飲食文化、方言與信仰文化和方言與地方歷史文化。課程安排在六年級上學期進行教學。下面列出各課教材開發編寫的要點:
第一章 方言與普通話
第一課時 方言與普通話的語音
教材內容:方言與普通話的發音,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學生活動:1、思想:我(或朋友)的普通話說不好在哪里?應該如何糾正?2、給身邊的人糾正普通話發音。
第二課時 方言與普通話的辭彙
教材內容:方言與普通話的辭彙對應
學生活動:1、收集普通話裏與本地人說普通話時用的不同辭彙。2、思考:哪些辭彙說法不符合普通話的用語習慣?
第二章 方言與傳統節日
第一課時 “請灶神”,“做年”,“正月十五”
教材內容:“請灶神”(小年),“做年”(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
學生活動:1、調查:一年中有幾個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什麼活動?2、收集關於節日的來源和典故。
第二課時 “祭墓”(清明節),“做節”(端午節),“七月般”(鬼節)
教材內容:“祭墓”(清明節),“做節”(端午節),“七月般”(鬼節)
學生活動:1、調查:每年家裏都到哪里去祭墓?
第三課時 “做中秋”
教材內容:“做中秋”(中秋節)
學生活動:1、討論中秋節如何過?(吃什麼?做什麼?)2、中秋節的傳說。
第三章 方言與稱呼
教材內容:普通話中稱呼,方言中的稱呼
學生活動:1、掌握:方言中的稱呼在普通話中對應應該稱什麼。2、講述:自己身邊的某位親戚與自己是什麼關係?3、調查:身邊有哪些人的稱呼比較特殊?
第四章 方言與俗語文化
第一課時 方言與俗語
教材內容:方言中的俗語(可比照普通話中的俗語)
學生活動:交流自己所知道的俗語,並於課後進行收集交流。
第二課時 方言與兒歌、民謠
教材內容:方言兒歌、方言民謠
學生活動:1、學會一首兒歌或民謠,並會表演給大家看。2、收集交流兒歌或民謠。
第三課時 方言與傳說、典故
教材內容:方言傳說典故
學生活動:1、學會講故事給家人聽。2、課後去聽大人講故事,並將故事轉述給他人聽。
第五章 方言與飲食文化
第一課時 傳統食品與家常菜
教材內容:傳統食品(光餅、餃子、鹹菜等),家常菜(“芋卵絲”、豆腐湯等)
學生活動:1、調查:身邊都有哪些食物?它們的名字叫什麼?用普通話怎麼說?2、動手:向家人學做一道菜,或瞭解一道菜的製作過程。3、動手:瞭解一道傳統食物的製作方法(如鹹菜、蘿蔔脯等)。
第二課時 地方小吃
教材內容:地方小吃(扁肉、拌粉、芋頭粿、泥鰍面等)
學生活動:1、討論:喜歡吃哪種地方小吃?為什麼?2、討論:觀察一種小吃是怎麼做出來的。
第六章 方言與信仰文化
第一課時 佛教(可根據地方主要宗教定,如道教等)
教材內容:寺院(萬壽堂,上院下院,方廣寺,支提寺等),佛
學生活動:1、討論:你知道或去過哪幾個寺院?並給大家介紹一下情況。2、討論:你知道有幾種佛?都擺在哪里?他們是保佑什麼方面的佛?3、參觀:參觀最近的一家寺院。
第二課時 地方“翁”信仰
教材內容:“翁”(林翁、老爹翁、聖人翁、奶娘婆等)的信仰內容及由來
學生活動:1、討論:每年“請林翁(林公)”是在什麼時候?具體都做些什麼?2、交流:除了這些,還有什麼“翁”信仰?(包括鄰近地方)
第七章 方言與地方歷史文化
第一課時 地方歷史教育
教材內容:閩東地方誌節選,閩越族史志,漢畲關係
學生活動:1、課後閱讀,瞭解地方歷史。2、收集地方的歷史故事。
第二課時 地方歷史名人
教材內容:湯耳、戚繼光、葉飛等。
學生活動:1、收集:收集地方歷史名人的故事,並講給其他人聽。2、練筆:隨便寫些對歷史人物的感言。
(六)教學過程實施建議
本課程為地方性課程,且主要為校本課程,加之為比較新的探索,所以教學經驗的缺乏、教學資源的不足等都是所要面臨的問題。所以,為了上好本課程,給以如下建議:
1、加大對本課程的研討力度,定期開總結會議
在教學的過程中,定期召開教學總結會議,交流教學經驗與不足。同時放開視線,明白總體的學校教學計畫,瞭解其他課程的進度,便方言文化課更好地為其他國家課程服務。
2、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加強校際交流與合作
畢竟方言文化課是從地域的角度出發開發的課程,所以在同一或相近地域內展開合作會起到更好的效果。以筆者所在家鄉的棗嶺小學為例,在上到“方言與信仰文化”一課時,因為村裏只有一間寺院萬壽堂,這樣如果聯繫到咸村的“上下院”及風景名勝的 “虎頭山寺”,則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趣味性。同樣,如果能夠聯繫到寧德支提寺附近學校關於支提寺的資訊,則可實現遠距共用到寶貴的資源。同時,交流中,別校也能夠共用到本校的教學資源與經驗,校際間還可以開展討論,交流教學成果,討論如何把課程上得更好。客觀上,地域間的聯繫也是文化普遍性的一種直接表現。
校際交流與合作可以使用網路這種新興的手段,給小學製作好主頁和資料資料庫,實現小學“上網”,這樣校際的交流與合作便變得快捷方便起來了。
3、收集、整理、保管好有關的教學資料
教學中肯定要用到許多教學資源,例如教材、教具及多媒體資料等。例如,清朝時期民間所流傳的教本《三言》(即《三字經》)、《四言》、《五言雜字》(又簡稱《五言》)、《六言》等,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方言文化所要用的重要資源。由於現民間已經比較少,如何對其進行規範整理,並保存好作為永久的教學資料和史料,都是急需要做的事。還有,像民間節日傳統、故事等的整理錄入,也都是有必要的。這些資料整理好後,可以為以後所用,可以為其他地方的學校所用。
結論
通過討論我們可以發現,漢語方言作為漢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其價值所在。通過整理我們可以將其作為小學地方性課程的內容。這樣即可以讓學生更加瞭解自己身邊的文化,瞭解民族的傳統文化,更能加深學生對祖國和家鄉的愛,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極好的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