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秋韵读[ieu]的音正是我想要说的,方志里列在[iu]下的宽韵绝对大部分都是烧韵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不信你去比比看。。。。。。而且有一部秋韵字列在其他那个音(不知道怎么敲音标),所以现在学者都不说秋韵读什么,因为这些韵全都和其他韵要么混了,他们一般都给读音找一些新的代表韵字。。。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要说秋韵,比如你列的那样秋韵[……]这种方式一出来,就表示后面的音是秋韵字的音对吧。但是我们说的秋韵字其实是就《戚》当中的秋韵字而言的,现在的[iu]下面的音绝不都是秋韵字。。所以。。。秋韵[……]然后将方志中的音套进去,是不对的。。。。。我觉得是这样。。。。。。
>>>
陶燠民先生在其著作「閩音研究」中寫到「戚書析杯輝、秋燒四部, 今音則杯輝併入龜, 秋燒併入嬌, 不能復辯」
我不知道學者為什麼延用了書中的'類化'這個術語, 卻不學陶先生用'嬌','龜'來描述閩縣話的秋/燒, 盃/輝. 其實問題本很簡單.
ieu/iɛu 嬌秋燒潮
uoi/uɔi 龜輝盃開
這樣的描述本來恰當的, 但是學者不用.
你寫論文如果要描述韻母字的話, 我建議你採此方法. 先引陶先生的那段話, 然後用嬌龜來做 ieu, uoi的韻母字, 再將併合的兩個韻母字寫在其後.
至於嬌韻的窄韻是 iu 還是 ieu, 我認為窄韻只能是 ieu, 不可能是 iu.
首先, 我的口語裡面, 沒有 iu 這個韻, 我讀 修, 秋, 柳等字的時候, 我自己感覺 i 跟 u 之間有一個過渡音 e, 而不是唸完 i 就立即過渡到 u. 所以我讀的榕腔'修'跟華腔'修'聽覺是不一樣.
其次, 如果是 iu, 那麼它的寬韻是什麼? 不可能是 iu, 你可以找一個閩縣人來讀讀 廟, 受, 幼 等去聲字, 你可以發現, 他們讀完 i 之後, 沒有立即過渡到 u, 而是有一個 e. 這些入聲字如果沒有過渡的 e, 讀起來很困難.
那麼, 嬌韻的寬韻若是 iɛu, 怎麼解釋 iu 的寬韻會變成 iɛu? 福州語的寬韻化有兩類, 一類是弱元音雙韻化(u>ou, i>ei), 一類是強元音開音化(a>ɑ, o>ɔ). 而 iu 變成 iɛu 根本不符合這兩項. 唯一合理的解釋, 就是從 ieu 變成了 iɛu
龜韻的窄韻我也認為是 uoi, 理由跟嬌韻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