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 sai 阳平 可能是“漦”字。《广韵》俟甾切,涎沫也;《说文》顺流也。用流口水表示馋。
俟甾切的“漦”是俟母之韵平声字。《切韵》系统俟母就“俟”“漦”两个字,也有人并入崇母,冯蒸(登载于《汉字文化》时署名杨义)写过一篇《“漦”字今读考》说这个字普通话的读音问题,这里暂定客家话或闽语可以读 s 。比较少看到客家话之韵读 ai ,温昌衍《客家方言·梅县话同音字汇》有“祀”读 sai 阴平,用于“祀地”(扫墓),另有“仔滓”读 tsai 上声,前者应该是“崽”,来自《玉篇》子改切,后者用于“渣滓”,不知是否读半边。
漦,《集韵》另有栈山切,鱼龙身濡滑者。这可能是闽语或粤语一些表示口水说法的本字。
广东广州 san 阳平 动物身上的黏液
福建厦门 ts‘ ui tsuã (喙残)吃东西后残留在碗筷或食物上的涎沫
广东普宁 ts‘ ui tsuã 别人留在食物或食具上的口水
海南儋州 tan 阳平 口水(儋州话的声母 t 出现在白读中,来自中古心母,崇生船书禅多数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