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才提"老"是"盧皓切"證明所謂noo2的元音oo是一個非系統性的例外變化,
此例中oo是o的地區性訛讀,或是oo、o相混造成音位合併的結果,
它的演變該回溯到no2,
但回溯noo2到no2的話,就比較出了他還是lo2的自由變讀,
和"奴"有loo5、noo2的情形相同,不構成音位對立,
若每地口音的例外性變化都得訴諸文字表記,將造成文字上的音位大錯亂,

>"同樣"罵"的me7讀音也並非be7的自由變讀,說錯了自然會被當成"賣"
所以我才會主張在這些字標記為鼻音的n、m..."

"罵"、"賣"都是明母、莫懈切,聲母/mb/、音位b一個音位,十五音系統亦是如此,
的確是自由變讀沒錯,
雖然習慣用法前者m後者mb,但"買"、"賣"口語中唸成m的亦不少,
b聲母的"梅"更是如此,
另外,我說過兩個符號表達一個音位雖冗贅但不影響辨義,
也就是我根本不反對你要用m標,前提是鼻化元音別用m來標

>"...所以,我的結論是:
假設有以下四音(IPA) [ma]、[ba]、[ma ̃]、[ba ̃]
在閩南語的情況中,我認為[ba]標記為ba
而[ma]標記為ma,[ma ̃]理論上要變成mann,但這樣的音在閩南語中幾乎不與[ma]對立(就算有,也是元音上),因此標記ma
[ba ̃]理論上才標bann,但這種音不存在..."

1. 台語裡的b是/mb/,來自/m/,許多字皆可自由變讀,
所以[ma]、[ba]、[ma ̃]、[ba ̃]根本不構成四個對立音位,
我們考量時考量四音位就是個主觀預設前提,只需考量[mba]、[mba ̃]對立,

2. 你的結論只考量現今讀音而未考量系統對應與一個音節的歷史演變,
比起文字更適合作音標,
若考量系統對應"林"的白讀以lann更好,因為它是lam-->lann,
kinn有另外弄一個聲母符號嗎?或標成ngi?
chinn有另外弄一個聲母符號嗎?
hinn有另外設一個聲母符號嗎?
用na表記脫離系統,但你要用na我也不反對,
前提是自由變讀的l、nl(例如:南、難、女、奴...)別再來搶n

總結以上,
我反對的是n、m既表鼻化元音又表l、b音位的自由變讀,
造成陰聲韻字和鼻化的陽聲韻自無法辨認,
只要不是同時標both兩者,你要標哪一個我都不反對,
你回答的部份似乎沒有觸及這點

[ 本帖最後由 Lim 於 2011-5-29 21:28 編輯 ]
補充關於追命兄提到台南口音一些地方"老"讀noo2的源頭:

http://www.ling.sinica.edu.tw/ei ... 1350648.9817541.pdf

內文提到安平方言五元音系統o、oo合併的部份,
(所以"老"一例中,n、l仍屬自由變讀)
值得注意的事台北的安溪腔年輕一層也出現了這個現象


另外,最近黃越綏要參選總統常上電視,
有興趣的人可以聽一下她b音位的實際發音有無鼻濁"自由"到什麼程度

[ 本帖最後由 Lim 於 2011-6-3 04:00 編輯 ]
黃越綏鼻浊音m和浊音b不限条件自由变读?
應該是說m和b並非二元對立的音位,而是鼻音程度的連續光譜,
而她說同一個字在不同單詞裡帶不帶鼻音的程度差別很大,
而不像我們一般隨著個別字有個固定的發音習慣

回復 #24 Lim 的帖子

这么说m和b已经是个自由变体了?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你問的是黃越綏的發音還是閩南語理論上的發音?
若就理論上而言是有條件限制的互補音位,但如黃這樣的人不少,

舉個例子,連金發的論文有引述日本學者在日治時代對應該是閩南裔發音人的記音
http://www.usc.edu/schools/colle ... /articles/fknew.pdf
雖然討論的是對外語的發音,但可見腦中代換時卻不一定遵守閩南語的所謂互補條件,

另外,以生活經驗而言像"奴"、"南"、"女"、"難"、"梅"、"眉"、"糜"...等個別字,
不同發音人帶鼻的程度差異很大,
譬如說我的家族"女"一直是[ni],但台灣多數人講的是[li/lu],我的家族也沒遵守互補條件,
而且這絕對不是北語的影響,因為長輩根本不會北語

[ 本帖最後由 Lim 於 2011-6-13 05:02 編輯 ]
我一直是以"音標"的方式來討論,所以可能和lim兄想法有些出入,畢竟不考慮地方訛讀等例外情形,我所發表的帖子幾乎就沒什麼意義了。
不過我依然認為無論是音標亦或文字不需要被歷史因素綁死,一個字是陰聲韻字和鼻化的陽聲韻字不是我所考慮的重點,重要的是從音素角度出發,找出表計方法。是故縱然"林"聲母來自l,但今日語言中其音素已變成n,故直接表記為n,而不保持l。我頃向承認n、l已逐漸分工,不能是自由變讀。我想這應該是本人與lim兄認知上最大區別。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是由於本人並非從小說閩南語,是直至入學後才開始接觸閩南語。對於一位從小只說普通話的人來說,n、l的分別不致困惑,但m、b的分別則頗具難度。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像"罵"、"賣"兩字的發音更須注意,如果兩者混讀勢必會被旁人糾正。或許這樣的情況並非全閩南語區皆然(像lim兄所提的例子,在本人所處的環境及非如此),但我認為一套好的書寫方案更應該顧及地區性差別,至於顧慮其源頭來自古語的哪種音,那就只能擺在次要位置了。簡單來說,我認為像我所提到的"老"可以用n標記,是因為我不考慮他會去搶到誰的位置,只遵照現在人怎麼讀,這樣表記方法可能看起來很懶,但我認為還是忠實反映某個地域、某個時間的語言較為重要。
至於kinn、chinn怎麼不改寫?是由於這些字的k、ch在實際音素上都未有改變,但若像b、l、g這樣的音,實際音素都改變了,和k、ch的情形不能相提並論。

p.s.最近忙碌於考試,許久未回文。有些文字本人尚不是很懂,正在咀嚼中,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