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ick... 好久無聯繫了, 我都忘了他的名字
啃歸啃, 你有沒有打算為母語做些什麼. 比如寫課程什麼的.
最愛還是閩東語(Eastern Ming Language)..., 欲罷不能.

 平上去入
上1234
下5678
一般课程是已经有林伦伦等先生的了。

我有想过写课程,可是我觉得定位很难确定。林先生的教材,内容是从“当代性、实用性”的角度,难写字多从俗,而兼顾本字等学术性因素。

但我认为:教程还可以有另一些内涵,比如从传统潮汕文化的角度,突出传统性。包括词汇上适度的“复古”(指的是复潮汕的古,就是把后来国语化的说法舍弃,用回原先潮汕的本土说法)、内容上更多顾及潮汕地理、历史、典故、风俗等等内容。而字的使用上尽量用本字,实在不行就用民间通用的较雅的训读字。还有,要有罗马字的对照。

因为这里面有一些地方是目前还没有完成的,包括纯化母语(目前自己也在收集那些已经失传的或即将失传的母语词汇句法)。所以教程这个东西暂时没有出来。我以前发的《听歌囝品潮音》是想从原始文本入手,用读解的方法来教,但是后面发现也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果做到“最地道”。

而且,现在口语除了北方影响外,也有不少自我创新的带有潮汕特色的新词汇,这些如何调查收入,也正在继续努力。

假如不做这些特色的话,那我认为没必要再搞一个教程,因为林先生的版本就足够了。
我都不知道潮語有課程. 能給我說說這些教科書麼?

看來福州語要加油了.
我想問你, 如果我寫教科書, 你想要我在裡面怎麼寫, 你才覺得比較好學? 福州語只難在口語音.
另外, 你最近福州語學得如何?

你說的課程內涵, 我個人覺得, 有點多了, 比如寫上地方的地理風俗之類的. 這可能就不是初級課程能寫入的, 要在中級, 甚至高級課程裡面才可以寫.
tension
原帖由 Dieu-hi 於 2007-9-22 19:11 發表
我都不知道潮語有課程. 能給我說說這些教科書麼?

看來福州語要加油了.
我想問你, 如果我寫教科書, 你想要我在裡面怎麼寫, 你才覺得比較好學? 福州語只難在口語音.
另外, 你最近福州語學得如何?

你說的課程內涵,  ...
我也觉得我想涵括的内容似乎多了点...不过我是真的这么想。

现在的课程,潮州话也好,客家话也好,粤语也好,上海话也好,基本都是这种类型的教材,就是按照实用主题分的对话,然后对对话中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解释,然后是与对话主题相关的补充词汇。一般全书最后会对该种方言的拼音方案和音韵体系进行描述,然后有国语和方言常用词语的对照。

不过我个人觉得,就语法而言,潮州话和客家话教材没有粤语和上海话的写得详细,特别是客家话的,语法极少。

我买的潮语教材现在在我nńg-phêng-iú那里,因为当时买那本书就是为了让她学说我的母语... 所以现在无法把书的详细内容写出来。网上有几个地方都有潮语教材的音频,就是教材所附的录音带部分,但是教材中的文字和解释等部分就没有放上网了,需要自己去购买教材才有。这些音频的存放地点有:http://www.fyqb.com/chaozhouhua/index.html  ; http://www.520hai.com/chaoshan.htm

我自己手头现在只有一套客家话的教材(因为nńg-phêng-iú是客家侬,所以...),是张维耿编写的,分二十课,分别是“问候”“介绍”“求职”“谈家常”“访友”“打电话”“问路”“购物”“上邮局”“去银行”“上馆子”“理发”“看病”“买票”“旅游”“文艺”“体育”“婚宴”“生日”和“过年”,还有四个附录:“汉语拼音方案”(因为教材是国音、客家梅县音对照的)“梅县话拼音方案”“客家话与普通话常用词语分类对照”和“客家话与普通话熟语对照”。

教材附有录音带两盒。作者是中山大学教授,他称此书是“客家话与普通话双向学习”的教材,“可供外地人学习客家话之用,也可供客家人学习普通话之用,还可用做外国人学习客家话的中级口语教材”。

很多粤语和潮语的教材其实也类似这种类型的。不过粤语的教材因为种类繁多,所以有些比较不错的,比如有很详细的语法解说,有的还有粤语音和国音的对照规律、粤曲小调、粤语讲古选段、粤语歌曲等内容。


如果兆熙你写教材的话,我希望除了这类实用性的功能主题和常用词汇之外,更多的涉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福州文音、白音和其他非闽东的闽语如闽南、潮汕的对应规律,或者福州音和国音的对应规律(大致的就行,任何规律都有例外),这样我方便有一个整体概念,对于不会读的字词能够按照大体的规律推导,有利于自学深造。还有就是教材内容尽量包含福州特色的词汇和语法以及声母类化等音变规则等。我习惯通过迁移的方式学新的语言。

我目前的福州话学习,主要还是靠社科院《现代汉语方言音库》中的福州话部分,以及上次冬冬介绍的那个乡土教材。那个乡土教材是不错,但是感觉欠缺一些对非闽东人士的考量,因为对于非闽东学习者而言,是更需要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教材中以多次自然重现的方式输入学习者头脑,这样会更加有效率。

一点建议,仅供参考。近日大感冒,痛苦中。开题论证又快来了,有时候不能及时回复大家,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