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波移民算摩西式史詩鉅獻啦,被特別提出來跟中國古代只有士大夫文學的"牧民思想"大概有關,
中古期有好幾波移民入閩的,
http://www.ranhaer.com/thread-7720-1-3.html
除了有名的陳、王以外還有安史亂、劉展亂、王仙芝起義、靖康亂...
都不存在很大段的時間間隔差距,
此時持續的語言變異能固化下來產生層次我是認為做不到,
而且引用內文關於分散性而非集體波次移民的說法:
"...另是分散性的移民,人数应该更多。因为天宝时候在今闽地只设5郡23县,户仅91,226,口411,587,而至宋初已有6州、2军、41县,户467,811,若无大量人口的迁入,州县和户数是无法如此急增的。而从各州(郡)户数的增率看,唐开元的建州(包括南剑、邵武)的户数仅22,770,至太平兴国间,三州军户合计已达195,043;泉州(包括兴化)开元户也由31,600增至130,285。其他三州(福、漳、汀)的比增,则分别为:34,084比94,470,15,000比24,003,4,680比24,007。倘以宋初各州军户数计,福州有户94,470,南剑州56,670,建州90,492,邵武军47,881,泉州96,581,漳州24,003,汀州24,007,兴化军33,707,其中又当以泉、建二州增户最多,次为南剑、邵武、福州和汀、漳与兴化。以此而观,分散入闽的户数应以建、泉二州最多,次为南剑、邵武、福州和汀、漳与兴化。..."
分散性移民更不存在時間間隔,
而移民社會通用語的最大公約數,我想還是要跟當代的官話靠攏,
這跟學者推斷閩南語文讀層形成的時間一致,
而且就其他學者的paper並沒有提到閩語任何中古期有兩個層次的說法,
如果an/t 是中古期的特徵,中古期在此有兩個層次的話,
何以在其他韻部沒有保留同時代對應的層次?
而若提到說若是發生在上古期的變化其他閩語為何只有保留很少的字,
我認為文讀層以前的層次在諸閩語裡總體說來是弱勢的,
在那些閩語裡中古期晚唐所形成的層次和後續江西移民的沖刷使更早兩層次的白讀保留的字本就相對不多,
甚至根本不能說是層次了,是對應閩南、閩東語的白讀才重新定義它的層次,
就算閩南語裡,周提出的這些字不少也只存在個別詞彙裡,或口語裡根本遇不到,
至於閩東的兵pin冰pin蒸tsin应in蝇sin逼pit色set力lit息sit,
我認為閩南也出現的"力、息、色、蠅"等源頭不能否定其和閩南的an/t 類可能是一致的原因所形成,只是閩南白讀走元音低化、閩東白讀走元音高化,這有待釐清,
而其他字幾乎清一色是i元音,這也許只是發音位置舌尖的趨同而已,
若然則算是後期變化,閩南語的永靖腔也是大把的多,
這又反映到閩南文讀層鼻音韻尾字的全面的特徵是元音高化而非低化,
也就是中古期引入的北語元音可能就在比當時閩語高的位置,
以閩南語為母語的人可能很難想像an/t是中古期形成的文讀層次,
正如 "淋"白讀lam對應的文讀層是lim、"姓"白讀seN對應的文讀是sing、"值"白讀tat對應的文讀是tit、"童"白讀tang對應的文讀是tong、"實"白讀tsat對映文讀sit、"陳"白讀tan對映文讀tin...
像an/t類這樣叫中古期引入的北語走eŋ/k > eɲ/c > en/t > an/t的元音低化演變,似乎沒看到有何佐證資料,
所以可能還是要回歸到有否任何paper提到過閩南語在中古期形成兩層層次,並提到an/t類字是其中的第一個層次?
似乎連第一個假設都未過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