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蓑衣

60年代以還,隨著塑料雨衣普及,蓑衣頓時被淘汰了。時下年紀未及半百而見識過蓑衣的鄉民,庶幾乎稀矣。

我50年代在鄉上學,每逢雨天都有機會見到農夫披著蓑衣在田間幹活。「披蓑衣」用三鄉話說是「幔蓑衣 - mɔa54  sɔa33  i33」。

除蓑衣外,可「幔」之物還有「圍裙 - ui45*21  kun45」和「喙瀾裙 - tsu212*33  nɔa21*33  kɔa45」等等。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我見過的蓑衣都是用棕櫚樹的毛做的。還可以用來搓繩子,不易腐爛,但很扎手。
製作蓑衣的材料叫做蓑衣草,有的是棕衣,有的是棕葉。蓑衣草現在一般用於木屋、涼亭頂蓋裝飾之用。用蓑衣草編織成的蓑衣,亦已離田入室,不再遭受風吹雨打,安然裱在酒店、農家樂、飯館及居家室内,作為美化陳設之用。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表示2000年前後的下雨天南蓢還能見到少量農人是披的蓑衣,不過倒還真接觸不到披蓑衣的母語說法
我沒見過蓑衣,不知道該怎麼說。但現在的塑料雨衣,我們叫“水衣”/tsui31  i33/。而塑料袋子我們叫“水衣袋囝”/tsui31  i33  tɛ33  kia31/。
電白黎話八調
33陰平,22陽平,31陰上,44陰去,
43陽上,5陰入,2陽入,55長陰入
蓑衣我也不知道怎么讲,不确定是不是叫做 muaⁿ;但配合蓑衣的那顶帽子倒是知道,叫做 kôih-lôih
雨衣叫做 hǒu-i
,   
,   
,   
  

真剣にやると、知恵が出る。

Ĉiu rajtas lerni la gepatran lingvon,kaj la internacian lingvon.

namah samanta buddhanam vajra me

微博  http://weibo.com/bambooheng
台灣

蓑衣: tsang-sue/棕蓑,
穿蓑衣的動詞: mua,不知道為何字,也許是buaⁿ來的

台灣話的mua一 般指披/圍在肩上,
所以圍裙不用mua,但某甲把手攬在某乙身上可用mua

雨衣: hōo-i/雨衣、 hōo-mua、 hōo-saⁿ/雨衫

kôih-lôih台灣是kue-lē/le̍h-á,
日語kasi據說是上古期借入的漢語詞
台灣的 kue-lē 應該是「葵笠」,le̍h-á 是「笠仔」。

三鄉閩語沒有「帽」字。我在鄉上學時,因為家與學校距離近兩小時兒童步程,所以天天都要背著「葵笠」出門。我所用的「葵笠」三鄉話就叫做「笠仔 - lɐiʔ  kea24」。為求笠仔耐用一點,底面都要塗上桐油。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
查《電白方言志》,帽子的說法有兩種:

布帽子叫/tsun55/(寫作“貝尊”,合作一個漢字),帽舌叫/tsun55  khip5/(“貝尊”級);

而斗笠則是/loi43/,屋子的門楣叫做“門頭笠”,是引申義。


不過我在生活中沒聽說過/tsun55/這個詞,凡是帽子,無論是斗笠、鴨舌帽、還是大沿帽等,我都說成“笠”。

[ 本帖最後由 jmraymond 於 2012-1-4 22:45 編輯 ]
電白黎話八調
33陰平,22陽平,31陰上,44陰去,
43陽上,5陰入,2陽入,55長陰入
關於三鄉話「帽子」,我在本論壇發過帖,目的就是要找「tsun24」的本字。
http://www.ispeakmin.com/bbs/viewthread.php?tid=1607
1 陰平 33 / 2 陰平A 44 / 3 陰上 35 / 4 陰去 21/
5 陽平 55 / 6 陽去 32 /
7 陰入 2 / 8 陽入 3 / 9 變入5

配合CCR資料庫,標音由粵拼轉用國際音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