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語
- 福州语
- 來自
- Lo̤-nguong
|
14#
发表于 2008-10-21 01:32
原帖由 Nguang 於 2008-10-20 11:12 發表
我將羅源歸入'阿系', 確實是以起步鎮的話為依據. 我不曉起步鎮的閩南人到底有多少, 不過我見覺這些移民對當地人的語言改變力量應該不大, 與我論蠻講那段話中所講「人稱辭前綴是一種文法表現形式,又是很高頻的現象,蠻講話的閩南語的辭彙那麼少,那麼閩南語又怎麼會影響到文法且是相當高頻的文法現象?」。同理,起步鎮的話也不可能受到當地閩南移民話的影響。羅源的兩位也都講到羅源也有「依」的用法,但是不廣,就算這個「依」是來自福州府城或者連江縣的影響,那麼,連強勢的府城話和同系的連江話都難以改變羅源話詞頭的使用習慣,外系的少數移民的話如何能改變當地人的話?
如果起步鎮的「阿」確實是閩南移民帶來的,那麼起步鎮的話也應當有不少閩南語的詞彙,並且成為一種特徵為羅源縣志所提及才是。
從福清話的「阿」「依」並用和西北各邑的情況來看,「依」確實是後起的現像,但是若要講是有「a > i 」引起的,還需要在音韻上尋更多的證據,閩縣話還有那些 a 到 i 的變化呢 县志上有说起步“明代,柯姓从闽南迁入”,但是姓柯的的确不多,形不成大规模影响。还有“清代,外地迁入的人口较多,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统计有‘流寓’6101人,主要是逃荒来罗的农民和漳州、泉州、莆田、仙游及浙南一带的商人、工匠。”
起步并没有多少闽南语词汇,清代迁入的闽南人到了民国就基本没人会闽南语了。反正我还是觉得起步的“阿”使用范围非常窄,在起步本地都不算典型,不能拿出来做代表 |
Ĭng cĭng-lī, dáik cê̤ṳ-iù
因眞理,得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