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閩南語與廈門話之比較

http://big5.chinataiwan.org/twzl ... 20051226_222983.htm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閩南語當中,台灣閩南語與廈門話在發音上最為接近。但是,已經有學者指出,從語言形成的角度來看,這兩種語言也有以下四個不同的地方:

  台灣各大城市的居民並非直接由漳州和泉州搬過來的;而廈門的居民則大多直接遷自漳州和泉州。

  早在17世紀明末清初的時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經移居台灣,因此台南建府的時間相當早;而廈門市的急速興起,則是19世紀五口通商以後的事。

  台灣由於交通、學校制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商業、徵兵、就業、就學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于台灣閩南語的內部差異微小,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只限于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台灣閩南語。

  廈門的住民和泉州、漳州之間的來往從來沒有斷絕過;而台灣跟祖國大陸居民的往來,曾有清代的海禁、日本的統治、戰後的暫時分離等,彼此影響的機會比較小。

  而歷來對於台灣閩南語與廈門話語言本身的比較研究,學者們一致的結論是:雖然台灣閩南語與廈門話都是由漳州話和泉州話混合而成,但二者混雜的方式不太一樣。其中在語音及語法上的差異很小,尤其台灣閩南語中的台北話跟廈門話在語音上最為接近。台灣閩南語和廈門話最主要的差異是在詞彙方面,約有10﹪的不同(王育德 2002;鄭良偉 1987;周長楫 1996;張振興 1997;梁淑慧 2004)。這些詞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兩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特有詞彙。如:鶴佬話的大甲藺、在來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對於同一個事物或概念的用詞有異。如:“黑板”在台灣閩南語是“烏枋(o·-pang)”,廈門話是“烏牌(o·-pai)”。“鈔票”在台灣閩南語是“銀票(g?n/g?n-pi帙)”,廈門話是“紙字(ch帙a-lī)”……等。

  有些詞語,詞義範圍的大小不同。如:“烏白(o·-pe?h)”在台灣閩南語可指(a)黑和白。(b)胡亂。如:烏白講、烏白做。廈門話則無(b)義。又如“古意(k帙·-岥)”在台灣閩南語意為“忠厚老實”;廈門話除此意之外,另有“古道熱腸”之意。

  由於兩地的華語詞(普通話)不同而帶來的差異,表現在現代的、科技的詞彙上。如:鶴佬話的“電腦”廈門話稱為“電腦”。台灣閩南語的“計程車”廈門話稱為“出租汽車”……等。

  台灣閩南語因歷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語借詞,尤其是日語借詞為數眾多,是其他各地閩南語所沒有的。如﹕甲(土地面積單位,荷蘭語)、放送(廣播,日語)、tha-tha-mih(榻榻米,日語)、水道水(自來水,日語)……等。

  廈門自19世紀中葉成為通商口岸以後,逐漸發展成為閩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廈門話也逐漸成為閩南地區的優勢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話、漳州話的地位而被視為是閩南話的代表(周長楫 1996;張振興,1997)。而台灣在日本侵佔時期到40、50年代之間,也確實有把廈門話視為台灣閩南語的標準語並加以仿傚的傾向(王育德 2002;鄭良偉,1987)。但這種觀念在現在已經消失,由台灣民間語言及媒體語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詞典及教科書的編輯等看來,所使用的都是台灣閩南語而不是廈門話(鄭良偉 1987)。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這篇我在五六年前已經讀過。我對他的評價是狗屁不通。廈門話與台灣話有所不同,這毫無疑問。他所證明不同在哪裡,所給的論據卻過於蒼白無力。

1、「台灣各大城市的居民並非直接由漳州和泉州搬過來的;而廈門的居民則大多直接遷自漳州和泉州。 」台灣話只是在大城市有嗎?鄉下沒有嗎?鄉下的台灣話和城裡的台灣話不是一個整體嗎?鄉下的台灣話是不是直接從漳泉搬來的?難道是從日本搬來的?

2、「早在17世紀明末清初的時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經移居台灣,因此台南建府的時間相當早;而廈門市的急速興起,則是19世紀五口通商以後的事。」這是在講歷史吧,與論點並沒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

3、「台灣由於交通、學校制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商業、徵兵、就業、就學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于台灣閩南語的內部差異微小,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只限于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台灣閩南語。 」這一段也是整一個牛頭不對馬嘴。台灣內部差異小,廈門話通行範圍小,說的根本是兩個話題,沒有比較性。要比,也應該是拿台灣與整個閩南來比。不過,這樣的話,就不是論點所提到的廈門話了。所以,狗屁不通。話說回來,廈門的內部差異,是否真比台灣的內部差異大呢?了解廈門的人,一定笑了。

4、「廈門的住民和泉州、漳州之間的來往從來沒有斷絕過;而台灣跟祖國大陸居民的往來,曾有清代的海禁、日本的統治、戰後的暫時分離等,彼此影響的機會比較小。」這裡只說對了一半。台灣話,就拿優勢腔來說吧,它與廈門話的差異,甚至還小於廈門話與漳州話、泉州話的差異呢!還有,再比如說,台灣內部高雄台南一帶的,與宜蘭、鹿港等地的腔,相互之間的差異有多大呢?然後再把廈門話、海滄話放進去跟它們比一比,究竟怎麼樣呢?

5、『唐山』並不是台灣特有詞,這世界上大閩南語文化圈共有的詞。寫這篇的人視野太狹窄了。

6、「紙字」。誰說台灣就沒有人講這個詞了?我為什麼在台灣的廣播電台聽到過這個詞?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陳小霞寫了一首台灣歌《富貴的眠夢》(曲調與《青青河邊草》的主題曲相同)也出現過紙字。還有「銀票」,現在閩南是鮮有人用它用表示鈔票啦,但這的確是早前的用詞。

7、出租車,廈門不是叫出租汽車的,而是叫做「的士」(tek-sî),那個寫文章的人想當然的以為整個中國都是管那東西叫出租汽車。

……
要寫廈門與台灣不同,恐怕不要著眼於字韻、發音說事,而應該深入去挖掘一些外語借詞來做論據,看看台灣話是不是有足夠不一樣的詞彙量來區別於廈門。
鹭水芗南-闽南语部落(http://hokkienese.com/)  ·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o·-peh一詞在我的認知裡不是"烏白"而是"胡白"吧,

o·-peh-kong= 胡白講
原帖由 Lim 於 2011-4-25 05:17 發表
o·-peh一詞在我的認知裡不是"烏白"而是"胡白"吧,

o·-peh-kong= 胡白講
调不一致。
可能你阴平、阳平 变调後不分吧。
台灣多數地方的確陰平、陽平變調後不分,

根據5->7(偏漳)/3(偏泉),1->7變調規則,
這個詞台灣多數地方偏漳口音,聽到語流裡變調後的是第7調(陽去),
原調為陰平、陽平皆有可能,
所以究竟是陰平或陽平端視偏泉腔有無變調後為第3調的用法,
而我的印象中似乎是有,所以認為是"胡",

且同理,那台灣也常出現的o·-loan-kong不就成了烏亂講?
limkianhui 別在意,台灣學者的水準就是如此。
>早在17世紀明末清初的時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經移居台灣,因此台南建府的時間相當早;而廈門市的急速興起,則是19世紀五口通商以後的事。
以下取自維基百科:
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5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6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設立閩海關廈門口,1685年5月正式對外辦公。168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貨船在廈門首次直接進口中國茶葉開回英國。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實行廣州一口通商,關閉包括廈門口的其他海關。

廈門出現在史冊裡面時,台灣(以前稱大員)這詞還沒誕生。廈門之所以興起,
跟台灣一樣,都是鄭成功這號人物。沒有鄭成功,台灣不是漢人(閩南人)
為主的社會。沒有鄭成功,廈門也不會如此受清廷重視。台灣和廈門的命運
竟受到這個人的作弄!
我是不認同那位台灣學者的意見,

但他在說廈門的漳泉濫,
所以他所述的"廈門興起"顯然是在說大量移民進入廈門的起點,
說是五口通商還算靠譜的,(當然跟廈門是對台對渡口岸亦有關),
而你提的則是清廷政治上對廈門重視的"興起",
但那與移民較無直接關係,1669年才復界令而已

另外,是否沒有鄭成功台灣就非以閩南移民為主?
閩南"海寇"以北港作為對日走私貿易據點由來已久,
荷屬時期引入的大量奴工也以閩南人為主,
郭懷一事件荷文譯名亦顯示其集團為閩南移民,
而且清代閩南人移民台灣是省內移民,潮、惠之民移民台灣是跨省移民,
沒有施琅的潮惠民禁渡舉措也沒理由閩南人在台灣社會不佔多
今日廈門音形成年代似乎只在五口通商後漳泉移民大量湧入,之前在某處曾看到有些資料記載老廈門音與同安音相近而與今日廈門音遠(出處忘了在哪...),望各位指教。
這篇文章大部分是以社會及歷史背景討論廈門與台灣腔,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廈門與台灣在幾乎獨立的漳泉融合下,不少語音特點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來自泉腔的ir元音(就是國際音標裡肚子有一橫的i)皆消失於兩地等。
或許這種比較更能找出二地語言異同。
我從不認為廈門和台灣是"幾乎獨立的漳泉融合",

在清國時期,日本人未建設縱貫鐵道前,
北部米不夠而中部有多餘的米,
北部是跟閩南買米而中部賣米給閩南,

因為海運過台灣海峽的成本比陸運越過西部條條河流還低,
人員流動、經貿來往可見一斑,
清國時期台、廈之間絕非隔離的情況,

到了日本時代,雖然縱貫鐵道使台灣島各部形成一個經濟整體,
而台廈間經貿活動成了國際貿易,成本提高,
但不可否認其仍持續存在,
人員流動如賴和、霧峰林家等人也常往廈門跑、經商、工作,

真正的隔離1949以後,但那時漳泉也濫的差不多了
只不過商業活動的交流能給整個台灣語言多大影響? 且漳泉在台灣相混應該也是清末、日治時期,尤其是日治時期,少數人來回台廈不至於影響台灣全島。
且因為很多特徵幾乎是有漳泉濫就會出現的情況,甚至南洋也是如此,我想這不完全是來自同一個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