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鼻化 喉塞是内源音变

按照潘悟云的一篇关于历史层次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一个这样的音变规则,原文如下:

好多学者讨論过鼻化现象与主元音舌位的关系,与汉语有关的一篇很重要的文章为Matthew Y.Chen & William S-Y.Wang(1975),他们讨論了一些汉语方言中出现的鼻化现象,同时引用了许多其他材料的证据,例如Straka关於法语各种元音发生鼻化的次序:
a e ay ey o oy i u
+ 10世纪末11世纪初
+ + + 11世纪前半葉
+ + + + 11世纪中期
+ + + + + 12世纪中期
+ + + + + + 12世纪末13世纪初
+ + + + + + + 13世纪中期
+ + + + + + + + 14世纪
从这里可以看出,主元音a e最先鼻化,而u i o等鼻化的时间较迟,比较稳定。

假设闽南语的鼻化是直接继承古闽语或者古吴语的语音习惯,在从中原汉语借入的时候就折合成鼻化韵,那应该是没有语音条件,一概鼻化的,可是,我们考虑闽南语鼻化发生的切韵韵类,却不难发现,大规模的鼻化韵出现在以下一些韵类里:
山摄诸韵,梗摄诸韵,咸摄除覃韵的诸韵,以及宕摄。而在其他诸韵中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鼻化(少数例外字不算)。这些鼻化韵恰好都是切韵音位系统里以e a为主元音的鼻音韵。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闽南语覃韵没有大规模鼻化,而谈韵却有,而它们在切韵中间恰好前者主元音与咍痕登一致,是非a的央元音,而谈韵却正是a元音。
可见,闽南语鼻化的条件完全符合潘文中所说的语音规律。我们要问,如果假设闽南语的鼻化韵是直接继承所谓与汉语通语语音史不符合的古方音系统,为什么鼻化对基于切韵系统的语音条件具有挑选性?潘悟云一直说,音变规则是区分内源性层次的主要标准,如果某个语音特征的出现具有语音条件,那首先要空考虑的就是音变而不是什么底层。而考虑闽南语梗摄inn enn的层次与寿宁闽语梗摄的对应,可以看出,寿宁闽语也有这一层次,表现为ang。闽南语的iann层次,直接对应寿宁的iang。显然,这两个层次是闽南语闽东语分化之前就存在的,而闽东语并没有鼻化,可见,闽南语梗摄的鼻化层次是闽东,闽南分化之后才出现的。
而考虑闽南语喉塞,同样也有语音条件。而且恰好与阳声韵配对。主元音为i的质,辑,职三韵,以及主元音来源为o u ir的几个韵(德 没 屋 沃 烛 铎),至今没有喉塞化,按照语音条件逐渐鼻化的过程是清晰可见的,因此,我认为闽南语喉塞以及鼻化,都是依据语音条件,在时间上逐渐展开的内源音变。

泉州文读韵母的层次

通摄:东一=冬,大于初唐。
东三=钟,大于晚唐。
止摄:重韵无别,大于等于中唐。
遇摄:鱼虞有别,小于五代。
蟹摄一二:至少大于中唐。
三四:大于中唐小于北宋。
臻摄:真欣按重纽归并,不晚于北宋。
山摄:山删无别,大于隋。仙元先无别,大于中唐。
效摄:大于初唐。
梗摄:大于北宋。
曾摄:大于北宋。
宕摄:内外混等,晚于五代。
流摄:内外混等,大于五代。
咸摄:同山摄,大于中唐。
三等唇音彻底失去i介音,晚于北宋。
二等无腭介音,不晚于南宋。
以上把重纽的下限放在北宋。重纽设成否定性的(因为容易合并)。
大家自己评估评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