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版主
原帖由 Nguang 於 2008-11-21 17:40 發表 京音的入聲字亂混, 如果說讀為短促的去聲, 那不是亂了聲調體系? 老國音的韻母體系和北京音一樣麼? 只是多了入聲韻?
2.“老国音”和“人工语言” 清末民初1900年前后,开始对“官话”、“国语”的标准提出了要求。1892年,卢戆章主张把“南京话”[即所谓“蓝青官话”,见陈刚 (1984), p.34]作为“各省之正音”。王照等人则主张用“京话”(北京官话)。1903年出现了“国语”一词。“国语”这个词也是“日为中用”,源自日语 “kokugo 国语”。1913年“读音统一会”在北京正式召开会议,定下“国音”。这就是后来所谓“老国音”。 这段历史, 黎锦熙的《国语运动史纲》(1934) (以下简称“黎著”) 说得很详细。“读音统一会”上对语音标准争执甚烈。由于会员中以江浙人为多 (会员共80人,江浙占26人,广东4人,开会日只到44人),因此“浊音”问题成为争议的焦点。议长吴稚晖(武进人)甚至开玩笑地说:“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我国官话不用浊音,故弱。”争执结果,折中以“每省为一表决权”方法逐字审定了六千五百多字之读音。由于是各省代表逐字审定,因此虽然是基本上依据北京话,但不是严格的北京音。同时拟定的“注音字母”,其中也有浊音符号、入声标调法和北京音不用的微、疑、娘三母。因此这个“老国音”后人又称之为“人工语言 ”、“不自然的语言”。 [香港民间长期以来流传著一种说法,认为民国初年审定“国音”时,粤音仅以一票之差败于京音。考核史实,便知道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不确实的。本来,民间流传这种或那种说法,也是常见的,不足为奇。但是上述传说竟也能在香港语文学术圈内流通,某些学者不加考据便以本身专业地位予以肯定,则是颇为令人惋惜的。] 其后争论不断,例如关于声调,当时仅列阴阳上去入五声,并未指定以何地之五声为标准。到了1920年,王璞替“中华国音留声机片”录音时,阴阳上去都依北京,入声就把北京的去声读得短一点,据说从前北京讲究读音的老师就是这样教学生的。1921年,赵元任的“国语留声机片”,阴阳上去也依北京,而入声则依照南京,后来黎锦熙更进一步提倡废止国音中的入声。这些演变就组成了所谓“国音京调”运动。 “国音京调”再进一步,便是减少“国音”中一些不合“京音”的读音,于是“国音京调”就变成“京音京调”。
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408687898/blog/1225702569
老國音之冊
原帖由 Nguang 於 2008-11-22 14:59 發表 你誤解了, 我講的''亂了聲調體系''是指北京讀書人將入聲字讀為短促的去聲, 亂了自己的京音的聲調體系. 老國音的入聲韻母是否只是單純的在京音上加喉塞韻尾就成了? 納 naʔ < na 薛 syøʔ < ɕyø 落 luoʔ < luo ...
全權版主